扎根泥土,收获成长:沿江街道儿童之家劳动体验活动点亮金色秋日

发布时间:2025-09-18 14:54: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秋阳杲杲,花生飘香。9月13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沿江街道儿童之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收获秋天”劳动体验活动。十余名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走出钢筋水泥的“丛林”,走进生机勃勃的农田,亲身体验挖花生、摘花生的农事劳作,在汗水与欢笑中感悟劳动价值,收获成长喜悦。

走进田野: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

当天上午,孩子们初到田间,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第一次亲眼见到长在土里的花生,好奇地围着带队老师询问:“花生是长在树上的吗?”“为什么它们都藏在泥土下面?”

活动伊始,农民伯伯首先为孩子们讲解了花生的生长习性、营养价值以及基本的收获技巧。“花生又叫落花生,开花后子房柄会钻入土中结果,所以我们要从土里把它们挖出来。”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眼神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在家长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孩子们领取了小铁锹、篮筐等工具,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寻宝”之旅。起初,孩子们的动作还显得有些生疏,不知道如何下手。在家长的示范和鼓励下,他们逐渐掌握了技巧:先轻轻用锄头松动花生周围的土壤,然后抓住花生秧,用力向上拔起——一簇簇饱满的花生破土而出,带着泥土的芬芳。

劳动体验:汗水浇灌的收获喜悦

农田里顿时热闹起来,欢呼声此起彼伏。“看我拔出来的花生好多啊!”“我这个好大一颗!”孩子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有的孩子甚至直接坐在田埂上,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花生,剥开品尝那份新鲜清甜。

家长李先生一边帮孩子抖落花生根部的泥土,一边感慨:“现在的孩子离大自然太远了,连最基本的农作物都不认识。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增长了见识,更让我们家长有机会陪伴孩子一起体验劳动的乐趣,这种亲子时光特别珍贵。”

随着篮筐里的花生越堆越高,孩子们的劳动热情也更加高涨。虽然额头上渗出了汗珠,手上沾满了泥土,但没有一个人喊累。相反,他们沉浸在发现的快乐中,每一次拔起花生秧都像开启一个神秘的盲盒,不知道下面藏着多少饱满的果实。

满载而归:收获的不仅是花生

劳动结束后,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收获的花生“满载而归”。这些花生不仅是美味的食物,更是孩子们亲手获得的劳动成果,蕴含着特殊的意义。

沿江街道儿童之家负责人表示:“我们组织这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体验劳动的不易与快乐,培养他们珍惜粮食、尊重劳动的意识。从今天的反响来看,这个目的完全达到了。孩子们在劳动中表现出的好奇心、坚持和合作精神让我们感到欣慰。”

深远意义:劳动教育赋能儿童成长

这次收花生劳动体验活动,是沿江街道儿童之家系列实践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亲身体验农事劳作,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农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劳动中培养了耐心、坚持和团队协作的品质。

心理学家指出,童年时期的劳动体验对人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孩子在劳动中能够建立自信心和责任意识,理解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这些品质将受益终身。

晌午时分,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他们的笑脸在秋日阳光下格外灿烂,那是劳动带来的纯粹快乐,是亲近自然的心灵滋养,更是成长路上的宝贵印记。

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体验了农事劳动的乐趣,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劳动、尊重自然的种子。在这片金色的田野上,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饱满的花生,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这些品质将如种子般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伴随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