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岗位上闪光,匠心在新时代生长
发布时间:2025-09-19 17:13: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从初出茅庐的“门外汉”,成长为能独立判断系统异常、统筹协同运行的技术骨干;她用专业细致与百般坚韧,在仪表与参数之间读懂设备的“呼吸”,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青春答卷。她是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动力车间“00”后青年骨干黄冰瑶。
黄冰瑶正在进行设备检测(王鹏供图)
从“听诊器”到“手术刀”:在磨炼中精进技术
刚入职时,面对正负压岗位的复杂设备系统,黄冰瑶感到既新鲜又紧张。对她而言,这里不仅是工业的心脏,更是陌生的世界。要想真正立足,必须用将“纸面知识”转化为“实操能力”。在班长的带领下,她走遍每一个阀门节点,用最“笨”的方法,把每一个数据点融进操作肌肉记忆中。
一次深夜值班,内循环补水系统突发压力异常。黄冰瑶第一时间调出运行曲线、奔赴现场排查,敏锐捕捉异常细节,协助经验丰富的师傅迅速判断故障为管道积气导致压力异常,并配合维修人员三小时内完成抢修。当设备恢复平稳运行的那一刻,她深切地感受到:那一页页泛黄的操作记录、那一遍遍重复的模拟演练,正是支撑她站稳岗位的底气。
从单岗专精到系统统筹:跨界融合推动协同运行
随着“一岗多能”理念的深入推进,黄冰瑶开始主动涉猎更多系统知识。在空调与制冷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她敏锐地意识到:看似独立的系统,其实在能效与稳定性之间,藏着微妙的联动逻辑。冬季将冷冻水出水温度从7℃调至9℃,单月就可节约电能2000度;夏季合理使用板式换热器,可使制冷机组日均减少运行2小时。这些数字背后,是多岗位智慧协同的真实写照。
如今的她,已习惯在巡检中将空压与空调系统联动观察,将节能视角融入日常巡检,把细节调整融入全局思考。真正从一名岗位操作员,成长为系统运行的“翻译官”。
从岗位操作到心灵修炼:让工匠精神融入生活
对黄冰瑶来说,岗位不仅是生产阵地,更是自我成长的沃土。业余时间,她积极参与车间文体活动:游泳让她体会呼吸与节奏的控制,羽毛球训练她的判断与反应,而这些训练出的节律感、专注力,竟也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她在设备运行中的感知敏锐度。
她还热衷于记录工作日志,将故障处理过程细致梳理、逐步拆解,积累出一篇篇“单点课”案例,在书写中,她不断反思操作逻辑、追溯原理本质,不仅提升了技术理解力,为同事提供了参考借鉴,也在写作中找到了成长的回响。她说:“工匠精神,从不只在操作台上,也藏在文字与思考之间。”
从传承守望到引领新人:青春续写匠心薪火
如今,站在熟悉的设备前,黄冰瑶总会想起老师傅手中的红蓝笔在操作手册上留下的每一处批注。那些手写的标记,是前辈们用汗水积淀的“经验密码”。如今,面对刚入职的同事,她也总是愿意停下脚步,耐心讲解设备原理与操作要点,把自己亲历过的“弯路”变成他们前行路上的“指路灯”。她相信,真正的传承,是一代代人以肩为梯、以心相托。
青春闪耀岗位,匠心生长新时代。在湖南中烟郴州卷烟厂,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青年女职工,以奋斗为底色,以匠心为信仰,坚守一线岗位上书写着属于“她力量”的别样荣光。她们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女性,同样可以在钢铁与数据的世界中熠熠生辉。(动力车间: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