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九昼夜:多学科联手从 "鬼门关" 抢回重症恙虫病患者
发布时间:2025-09-19 17:21: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8月13日清晨,阳光透过ICU病房的玻璃窗,照在26岁青年龙某逐渐舒展的脸上。这个经历9天生死搏斗的年轻人,终于在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后,被顺利转入呼吸内科普通病房。一场因烈日下钓鱼引发的致命危机,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多学科团队的接力救治下,终迎胜利曙光。
时间拨回8月3日,龙某被紧急送入呼吸内科时,已持续3天高烧至39.6℃,伴随剧烈咳嗽带血、呼吸困难与全身剧痛,血压更是低至86/41mmHg的休克状态。入院检查显示,他心率飙升、呼吸急促,CT影像清晰呈现双肺感染伴胸腔积液。尽管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抗感染抗病毒治疗,病情仍在48小时内急转直下:血小板骤降至23×10⁹/L的危急值,肝功能出现异常,氧分压跌至48.24mmHg,普通吸氧已无法维持生命,被迫启用无创呼吸机。
8月4日,死神的阴影愈发浓重。无创呼吸机高浓度给氧状态下,龙某的血氧饱和度仍持续走低,被确诊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紧急转入ICU。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医护人员在其左大腿外侧发现关键线索——一个 1×1cm的焦痂周围泛着红晕,这个不起眼的病灶成为破解危局的第一把钥匙。ICU团队当机立断实施气管插管有创通气,即便在纯氧支持下,血氧饱和度也仅能维持在92%;同时升级抗感染方案,加用激素抑制汹涌的炎症风暴。但病魔并未善罢甘休,持续高热、大汗淋漓、呼吸机抵抗、满肺湿啰音、浓茶色尿液中检出大量蛋白……肺、肝、肾、血液、凝血系统相继出现功能障碍,年轻的生命如风中残烛。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多器官衰竭危机,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呼吸内科、感染科、血液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的精锐力量组成多学科会诊团队。在排除常见病原体后,专家组将目光锁定在恙虫病与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检测随即火速开展。
8月7日,关键检测结果传来:恙虫病东方体IgM抗体阳性!确诊恙虫病的消息让救治团队看到曙光。尽管次日复查CT显示肺部感染灶显著增多并出现实变,但明确的病因像灯塔指引了精准治疗方向。ICU团队根据每小时的病情变化动态调整呼吸机参数,强化器官功能维护,一场精准阻击战全面展开。
转折点悄然到来。在针对性系统治疗下,龙某的呼吸机参数与氧浓度稳步下调,生命体征日渐平稳。8月13日最新 CT显示,双肺感染灶已显著吸收,他成功脱离有创通气,经无创呼吸机过渡后,目前仅需鼻导管吸氧就能维持95%以上的血氧饱和度。转往普通病房的那一刻,医护人员终于卸下连日紧绷的神经。
“这个病例的救治成功,关键在于早期识别了恙虫病特征性焦痂和流行病学史。”重症医学科科主任莫进波副主任医师强调,恙虫病由恙螨幼虫叮咬传播,夏季为高发期,户外活动后若出现持续高烧、头痛,且发现焦痂或溃疡,务必第一时间就医并主动说明暴露史。他特别指出,此例重症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与严重ARDS的救治奇迹,不仅彰显了该院快速反应机制与多学科协作能力,更体现了对疑难危重病原体的精准诊断水平,为同类复杂病例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梁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