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探索赋能高校教师发展评价与支持体系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9-19 17:21: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背景下,如何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系统赋能高校教师发展,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西华大学作为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近年来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与支持体系建设,通过机制创新、专业支撑与文化培育,探索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持续的教师发展新模式。在此背景下,学校以“基于教学正念工作坊的教师教学发展支持工作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弘扬教育家精神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发展的评价与支持体系研究”等课题为支撑,构建了契合教育家精神的高校教师评价与支持体系。

一、构建协同联动机制,夯实教师发展组织基础

学校着力完善教师发展组织架构建设,由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科统筹本科教学质量监测与资源建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着力于教学质量评价与能力提升服务。双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重服务保障、强双维支撑、聚焦质量文化”的工作格局,其成效在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获得专家高度认可。

为进一步强化专业支撑,学校组建了教学发展师、教学咨询师和教学设计师三支专家队伍,成立6个校级虚拟教研室。依托专家团队的学科与教学学术专长,面向不同层次教师开展个性化支持服务:通过ISW教学技能工作坊夯实教学基本功,借助MSF中期学生反馈机制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举办以赛促教分享会搭建经验交流平台,推出“名师下午茶”提供与教学名师深度对话的机会。这些创新举措覆盖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全周期,相关经验已在全国性教学学术会议上推广,获得兄弟院校广泛肯定。

ISW教学技能工作坊活动现场

二、创新协同机制,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

学校以长效机制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融入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提出差异化、精准化支持策略,形成精神引领与能力提升的双向驱动机制。

在政策层面,学校推动将“教学学术贡献度”“课堂创新指数”纳入考核与职称评定体系,计划增设“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评价指标,强化“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导向;在培育层面,设计“基础技能+专业技能+领导力”模块化课程,配套“校内导师制+校外企业实践”混合培养模式;在文化层面,建立“评价-反馈-改进”闭环机制,培育教学学术共同体,通过教学创新大赛、名师工作室等载体,引导教师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

三、强化支持保障体系,破解教师职业发展困境

针对高校教师面临的职业压力与发展需求,学校开发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师心理支持特色项目,形成基于正念的教学实践指导方案和教学质量保障策略。将心理韧性、情绪调节等心理核心素养纳入教师发展评价指标,通过完善荣誉制度与心理支持系统,突破传统教师心理支持与教学能力发展“两张皮”的困境,构建有机整合、动态发展的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将教师心理支持工作从边缘性、补救性的辅助角色,转变为贯穿教师专业发展全程的基础性支撑,使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动力,有效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妇女节专场活动——女教师正念工作坊活动现场

教育家精神是引领高校教师发展的“灯塔”和“引擎”,构建科学的教师发展机制,优化教师发展路径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西华大学以教育家精神为内核,系统构建高校教师教学专业能力发展与支持体系,不仅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入贯彻,更是对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的战略回应。西华大学将持续推进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的迭代优化与创新实践,进一步筑牢根基,让更多教师在教育家精神引领下成长为“四有”好老师,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西华大学:马思捷、吴颖、庞敏、刘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