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岁征战“高铁”,新车间里硕果盈枝

发布时间:2025-09-22 10:02: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今年57岁的刘军,1987年入路,现任广铁集团衡阳供电段衡阳高铁接触网维修车间主任。从白石渡领工区到衡阳高铁接触网维修车间,他扎根铁路供电一线38载;从普铁“转战”高铁,他担任车间主任已有27年,拥有丰富的供电管理经验。

转换赛道:勇当改革“先锋派”

2023年2月,衡阳高铁接触网维修车间在衡阳供电段修程修制改革中应运而生,面对技术空白、人员磨合的困境,作为一名有着32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主动请缨:“改革势在必行,我愿意和同志们一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刚接手车间时,刘军带着管理团队从零开始勾勒车间的模样,他常说:“建设标杆车间,不仅是制度规范、业绩亮眼,更要让这里成为职工们愿意扎根、感到温暖的‘家’”。他精心培育“家文化”,提炼出“拧成一股绳、共出一份力、大家一条心、共圆一个梦”的团队精神;又组织将“精一招一式、严一扣一丝、美一言一行、争一朝一夕”的行为规范镌刻在车间大院的立体浮雕之上,让温情与规范时刻伴随职工左右。针对检修面广、流动性强的检修特点,刘军新提出“1个固定家+4个流动家”的思路:车间是“固定家”,4条线路检修驻点是“流动家”。“大家发挥兵团作战的优势,拧成一股绳,共出一份力,集中力量、集中时间,一条线一条线搞集中修,质量更有保障。”他常跟职工说。

车间院内,一砖一瓦、一言一语、一器一物,都藏着刘军的心血,车间干部职工也在这个“家”里感受到了温暖与鼓舞,团结一心,奋勇当先,2024年,车间获得集团公司“先进车间”“标杆车间”“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从2023年2月至今,短短两年多时间,车间的荣誉墙便已是满满当当。大家常说,刘主任是这个“家”的“暖心筑梦人”!他让严苛的安全标准与温暖的人组关怀同频共振,引领着队伍在规范中茁壮成长,在温情中紧密凝聚。

革新管理:织密安全“防护网”

面对高铁接触网检修“大兵团作战”新模式,刘军重构安全管理体系。他坚信,安全是车间发展的生命线,必须用制度筑起铜墙铁壁,更要用细节守住万无一失的底线,让安全理念贯穿检修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瞬间。

他带领团队反复实践、总结提炼,最终形成“七步”工作法——“一对接、二确认、三练兵、四立标、五盯控、六验收、七总结”。这套方法将作业前的需求精准对接、作业中的风险严密防控、作业后的深刻复盘总结,无缝串联成一个高效闭环。它不仅是提升协同效率的利器,更是将安全管控深植于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密码”。今年7月,该方法获评集团公司“党内优质品牌”,其威力在实践中得到验证,集中修效率提升30%,检修质量缺陷率显著下降45%,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管理“金钥匙”。

锻造人才:培养高铁“尖兵连”

车间成立之初,青年员工占比超过70%,技术断层问题凸显。刘军深知,高铁的未来在青年,人才是安全最深厚的根基。面对这一短板,他精心打造“导师带徒+实战练兵”双引擎驱动模式。他将维修工区58名职工,根据新老搭配、强弱互补的原则,科学编组为多个作业小组。在岗位联防互控的实战熔炉中,青年职工技能迅速提升,团队整体实战能力得到淬炼。

与此同时,一套创新的“星级评定+竞聘上岗”双轨激励机制应运而生。接触网工“星级”评选,从安全表现、作业效率、技能水平等多维度严格考核,点燃了青年职工“比学赶超”的激情。

结合车间实际情况,刘军带领车间开创车间工班长岗位竞聘上岗模式,通过笔试检验理论功底、面试考察综合能力、民主测评倾听群众心声,三重关卡严格筛选。从2023年起,有4名90后青工从竞聘中脱颖而出,走上工班长岗位。衡阳高铁接触网维修工区副工长谷栋说:“竞聘让我们看到,有能力就有舞台,有付出就有回报。”这一人才培养机制,被段相关部门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通过“搭舞台”“压担子”,刘军用心打造着车间的高铁“尖兵连”,青工有了更多的展示与学习机会,成长成才得到进一步加速。截至目前,车间有10人晋升为高级工,2人晋级为技师,2人走上技术管理岗位,为高铁接触网安全发展筑牢了坚实的人才根基。  

从普速铁路到高速铁路,岗位在变,战场在变,但刘军守护供电安全的赤诚初心从未动摇。38年光阴荏苒,岁月不仅锤炼了他精湛的技术,更将他对铁路安全事业的挚爱淬炼得愈发炽热。他用38年如一日的执着坚守,诠释着自己责任与担当,带领着车间队伍,坚定守护着高铁飞驰的“生命线”。(周鑫、郭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