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斩获全国大奖,守护基层群众“脑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22 14:53: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5年8月29日,第三届中国神经外科医师诊疗能力大赛上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凭借精湛的诊疗技术与扎实的临床经验,在首次设立的县域医院组比拼中荣获二等奖,再度让这家扎根基层的医院神经外科专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安徽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同时也是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神经外科建设中心,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多年来始终以守护基层群众“脑健康”为己任。科室不仅每年救治大量严重颅脑创伤、重症脑出血、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神经重症患者,还成功为众多颅内动脉瘤患者拆除“定时炸弹”,用实力筑牢基层神经疾病救治防线。
此次获奖的背后,是科室持续精进的不懈努力。据神经外科主任胡海成介绍,科室始终重视能力提升,通过组织医护人员外出学习进修、积极参与同行交流,不断拓宽视野、更新技术。近年来,科室在业务、科研、教学领域全面突破,不仅每年主办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向等省、市级继续教育培训班,近3年还获批市级及校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这次大赛给了县域医院展示的机会,获奖是对我们的肯定,更是继续进步的动力。”胡海成说道。
谈及参赛经历,年轻医生孙菲琳难掩激动。她坦言,起初因缺乏大赛经验不敢报名,是主任胡海成和老师于强的鼓励让她迈出第一步。备赛过程中,团队对参赛病例经过全科讨论分析、反复挑选,最终确定了一例手术顺利且手术难度极高、预后良好的脑干出血病例参赛。为克服紧张情绪,孙菲琳反复练习PPT汇报,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优化内容。“全国同道的分享让我开了眼界,像一些先进的机器人、VR技术,都是第一次了解,对未来工作帮助很大。”
医疗组组长于强主任,详细介绍了此类手术的重难点与突破。患者是58岁的阜阳市颍泉区居民李某,2024年3月9日突发脑干出血(量约3ml)并伴有3级高血压(极高危)急诊入院,短时间内血肿增多至8ml。脑干出血被业内视为“手术禁区”,不仅位置深在头部正中间,出血处周围还分布着大量血管和神经。团队经多学科讨论后,最终选择从颞下入路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恢复理想,成为科室诊疗能力的生动见证。
对于神经外科此次获奖,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李习珍认为意义重大。他表示,医院始终将提升基层诊疗水平作为核心任务,通过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技术提升、信息化建设、医共(联)体建设四大维度推进工作,目标是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神经外科的获奖,证明我们的技术得到了行业权威认可,能带动全院技术提升,还能通过技术推广、基层培训、义诊等活动,帮助乡镇医院提高神经疾病诊疗能力,真正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目前,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正积极筹备高度融合的神经疾病诊疗中心,计划构建从预防、内科干预、外科治疗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闭环治疗体系。未来,神经外科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顶尖团队的合作,持续提升科研与临床能力,为更多基层群众的“脑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