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省“流动科学课”闽清站暨流动科普工作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9-22 15:42: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时值首个全国科普月,9月18日,以“科普教育·最福建”为主题的2025年福建省流动科普设施联合行动“流动科学课”闽清站暨流动科普工作交流活动在闽清成功举办。省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林学理,中国科技馆副研究员刘媛媛等嘉宾出席活动。省科协科普部、省科技馆、海峡教育报社、福州市科协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全省流动科普设施项目执行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活动。

当天下午,活动在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正式启动。林学理在致辞中指出,流动科普设施是科技馆体系推动科普服务均等化、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全省联合开展流动科普行动,是完善科技馆体系联动共享机制、补齐偏远地区科普短板、推动科普区域均衡发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关键举措。他强调,全省各级科协和科技馆体系单位应扎实推进中国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科普大篷车资源共享中心建设、流动科普精准服务覆盖县试点等重点工作,持续完善福建现代科技馆体系,为推动全省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随后,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2025年福建省流动科普设施联合行动“流动科学课”活动。现场还上演了无人机和机器人表演,精彩展演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2025年福建省流动科普设施联合行动“流动科学课”活动

多元活动同步开展,师生参与热情高涨

启动仪式后,省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带来生动有趣的科学表演《尖叫科学三部曲》,现场气氛热烈;同时,闽江科学传播学者、正高级工程师、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原总工王岩开展了题为《“春夜喜雨”里的科学密码》的科普讲座,深入浅出地解读气象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此外,在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科学教室,科技辅导员还带来“飞向复兴”科学课堂,以实践体验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热情。

省科技馆科技辅导员带来生动有趣的科学表演

闽江科学传播学者、正高级工程师、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原总工王岩开展科普讲座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互动体验激发探索

福州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携无人机、机器人等20余项互动展品亮相现场,吸引众多学生踊跃参与。孩子们动手操作磁力转盘、体验VR眼镜、操控机器人巡线,在互动中感受科学魅力。现场欢声笑语不断,许多学生表示“科学实验太有趣了”“以后也想当科学家”。

福州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的互动展品吸引众多学生踊跃参与

“这种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普大篷车以流动巡展的形式,把优质的科普资源送进校园、带到孩子身边,真正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也让科普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多地分享实践经验,聚力交流共话发展

当天,流动科普工作交流活动在闽清县科技馆举行。省科技馆作福建省流动科普阶段性发展情况报告,全面梳理成果与问题。中国科学技术馆副研究员刘媛媛则围绕“流动科普设施深化改革、机制调整与效能提升”作专题报告,提供前沿思路。在优秀案例分享环节,福州、泉州等多地科技馆及相关单位代表,结合实际分享经验,为全省流动科普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了闽清县科技馆展厅,进行深入交流与学习。

流动科普工作交流活动

首站启航树立标杆,全省联动共谋新篇

福建省“流动科学课”是省科技馆着力打造的“流动科普+”活动品牌。闽清站的成功举办,为浦城、诏安等其他站点的“流动科学课”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25年“流动科学课”在全省设置8个活动站点,以“流动展览+科普报告+X”的活动形式,将科技馆体系优质科普资源送到偏远山区、海岛等边远地区。活动将持续整个九月,在为当地师生带去科普盛宴的同时,也为全省流动科普工作者搭建高效的交流平台,有效提升流动科普服务的组织水平和实施效果,进一步推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助力福建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与公共科普服务均等化发展。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科技馆、海峡教育报社、福州市科协联合主办,闽清县科协、福州科技馆承办,闽清县科技馆、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协办。(福建省科技馆供稿、林颖颖、范珺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