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课标新域,赋能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25-09-23 09:42: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为推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语文课程标准深度落地,助力南和区小学语文教师精准把握新课标内核、提升核心素养培育能力,2025年9月19日,南和区教育局特邀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正高级教师李学红,于宋璟学校报告厅开展“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专题培训,全区120余名小学语文教师齐聚,共探语文教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课程性质:溯源变与不变,锚定教学本质
培训开篇,李学红老师聚焦“课程性质”,系统梳理从1992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到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演变脉络。她指出,尽管不同版本表述有别,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本质始终传承。结合小学语文教科书组元方式的迭代——从早期单篇散点编排,到如今以主题整合单元内容,李老师阐释课程性质在教材中的落地逻辑,强调语文教学需立足“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在真实语言情境中积累、运用,让教师明晰“形式在变,育人本质不变”,为后续教学实践锚定底层逻辑。
课程理念:对比新旧导向,重塑育人路径
进入“课程理念”板块,李老师对比2011版与2022版差异,提炼“立足核心素养发展、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强化课程内容整合与实践”等新导向。以五年级上册“民间故事”单元为例,她展示如何设计“阅读经典故事—讲述传承—创意创编”任务群,将语言积累、文化感知、思维提升融入实践序列,让学生在“读、讲、创”中深化对民间文化的理解,提升语言运用能力。李老师强调,新理念下语文教学需从“知识传授”转向“素养培育”,通过情境化、任务驱动的学习设计,真正发挥语文课程培根铸魂的育人功能,为教师教学设计转型指明方向。
课程目标:进阶育人蓝图,拆解素养落地
在下午梳理课程目标演进脉络时,李学红老师解析“双基—三维—核心素养”的升级逻辑,阐释“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的内涵关联与递进关系。结合教材案例,如一年级识字教学融入甲骨文溯源、传统节日文化故事,高年级文本研读设置批判性思维训练任务,她说明核心素养如何在教学中分层落实。李老师强调,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凝练表达,教师需将其拆解为课堂可操作的教学点,贯穿“教—学—评”全环节,推动学生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协同发展,让育人蓝图从理论走向实践。
核心素养:贯通教材教学,破解实践难题
在“核心素养的教材呈现与教学落实”环节,李老师深度解读教材编排逻辑——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类选文强化育人功能。如一年级教材增“中华民族是一家”语句,低年级选入《热爱中国共产党》等课文,将文化自信培育具象化;高年级引入航天英雄、戍边事迹等内容,厚植家国情怀。谈及教学落实,她提出“熟悉年段要求、加强单元整体教学、探索任务群实施路径”策略,结合第一学段阅读鉴赏、习作等学业质量描述,指导教师突破单课思维,以单元为整体规划教学,用任务群驱动学生开展真实语文实践。例如,针对“美丽的风景”主题单元,设计“我是小导游”任务,整合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让核心素养培育落地课堂。
培训收尾:总结反思赋能,锚定前行方向
培训尾声,李学红老师梳理各板块逻辑关系,强调语文教学需以课标为纲,把握教材体系化编排意图,创新实践路径。她鼓励教师“深研课标理念,依托教材创新设计”,将培训所学转化为日常教学行动。参训教师反馈,此次培训破解了新课标理解误区,掌握了素养导向教学的方法工具,后续将深耕课堂,让新课标理念真正转化为学生核心素养成长的养分。(郭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