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融入生活 安全成为习惯 乌海如何用“护乌行动”答好工伤预防新考题
发布时间:2025-09-23 10:14: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作为内蒙古西部重要的煤化工、建材、冶金生产基地,乌海市产业工人密集,工伤预防任务重、责任大。2025年,乌海市人社局社保中心聚焦现实痛点,以“护乌行动”为抓手,系统布局、多措并举,推动工伤预防从政策文件走向街头巷尾,融入市民日常,切实提升劳动者安全感与城市韧性。
融入城市公共空间,让预防知识可视可感
面对传统“贴标语、发传单”宣传方式效果有限的情况,乌海市将工伤预防知识嵌入市民日常动线,实现“无声却有力”的传播。
为进一步普及工伤预防知识,乌海市推出10部工伤预防微课堂短视频。该系列短片每部视频时长2分钟左右,聚焦于本地工伤风险较高的机械制造、危化品、建筑施工等行业,以实景真人演示的方式,清晰呈现关键操作要点,内容简明实用,便于相关职工学习掌握。
“护乌行动”工伤预防微课堂截图
视频在线下多个城市公共区域进行推广。在主城区37处人流较大的公交站台LED屏持续播放三个月,利用市民通勤等待时间传递防护知识;同时在乌海市2路、5路、15路公交车车身张贴工伤预防主题海报,以平面广告形式开展宣传,日均覆盖超过万人次,使安全知识融入市民日常出行场景。
与此同时,乌海市积极借助各级媒体平台扩大宣传影响,累计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媒体刊发相关报道23篇,通过多层次、全覆盖的传播途径,显著增强了公众对工伤预防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公交车身工伤预防广告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推动知识向行为转化
宣传不仅注重“看到”,更致力于促成“做到”。乌海市通过设计互动性强、参与感深的实景活动,推动工伤预防知识真正“入心入行”。
6月,工作人员深入建筑工地,开展“三进两送一防”活动,面向95名一线工人讲解工伤保险政策、职业病防治及事故应急等内容。通过现场答疑、资料发放、案例讲解等方式,将复杂政策转化为工友听得懂、记得住的实用知识。工人们表示:“以前觉得工伤预防是公司的事,现在明白这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安全。”
同期,职业健康职业技能暨工伤预防知识竞赛正式鸣锣开赛,吸引了4支区市代表队、38名企业职工同台竞技。竞赛设置职业卫生管理、工伤预防、康复治疗等六大项目,采用“笔试+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察选手的理论知识与实战能力。竞赛活动不仅成为检验培训成果的试金石,更显著激发了企业职工“主动学安全、争相会应急”的氛围。
职业健康职业技能暨工伤预防知识竞赛现场
扎根现实场景,构建持续有效的宣传生态
为保障工伤预防宣传的持续性和覆盖面,乌海市积极探索固定宣传阵地与灵活就业群体服务相结合的新路径。
8月,位于海勃湾南部零工市场的工伤预防宣传角正式启用。配备宣传标识、文化墙、定制雨伞、便民纸杯等物料,这里成为灵活就业人员获取工伤预防知识的重要站点。宣传角不仅提供常态化的知识服务,也弥补了零工群体培训资源不足的短板,真正实现“宣传不断线、服务有温度”。
“‘护乌行动’不仅是一系列宣传活动的集合,更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的社会工程。”乌海市社保中心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多项工伤预防宣传内容已经落地见效,展现出良好的执行效率和社会反响。未来,乌海将继续拓展“护乌行动”内涵,深化企业工伤隐患排查与回访整改,推动宣传从“认知改变”迈向“行为转变”,助力实现从“要我预防”到“我要预防”的根本性转变,为乌海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