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绿染烟田绘新卷

发布时间:2025-09-24 08:50:4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桂西群山间,一片片翠色欲滴的烟田正舒展着生机勃勃的姿态。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的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这个曾深陷贫困泥潭的“老少边山库”地区,如今因一抹独特的“烟草绿”焕发新生。在这里,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态理念碰撞交融,一场贯穿烟草全产业链的绿色革命正悄然重塑着山川大地,谱写着产业兴农、生态富民的时代篇章。

图为隆林烟区风光。陈汝波摄

沃土萃“金”绿居首位——开启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蚜虫肆虐曾是困扰烟农多年的顽疾。化学农药虽能解一时之急,却带来烟叶农药残留、土壤板结、水体污染等连锁反应。隆林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下简称“隆林烟草”)另辟蹊径,引入蚜茧蜂、蠋蝽头生物防治技术,构建起“以虫治虫”的生态防线。田间地头,无数微小的蜂翼振翅飞舞,精准锁定蚜虫目标实施寄生,既阻断害虫繁殖链,又避免农药残留风险。这项创新举措使烟区生态系统重归平衡,烟叶品质显著提升,更让每亩农田减少近半农药投入,实现降本增效双赢。

图为烟农在大田放置蚜茧蜂僵蚜苗。姚文艺摄

目光转向烘烤工场,变革同样令人振奋。传统燃煤烤房浓烟滚滚的景象已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清洁高效的生物质颗粒燃烧机。这种由农林废弃物加工而成的新型燃料,燃烧热值高且排放达标,彻底告别了加煤清渣的繁重劳作。蛇场乡新民村烟农陆子光穿着白体恤轻松操作控制器的场景,正是这场能源革命的生动注脚。目前全县已建成并改造完成的生物质烤房数量高达878座,实现了对100%烟田的全覆盖。据统计,使用生物质烤房后,单炉烘烤成本降低了200元,这对于广大烟农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温度控制精度达0.5度以内,这使得烟叶在烘烤过程中能够处于最佳状态,破解了制约烟叶品质提升的关键瓶颈。

烤房群生物质颗粒燃烧机。姚文艺摄

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隆林烟草还积极落实土壤保育工作。大力推广有机肥的使用,让土地回归自然、健康的生态循环;广泛采用生物降解膜,从源头上减少白色污染,降低面源污染的风险。这些举措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为农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烤烟+”多元融合——激活土地倍增效应

随着最后一茬烟叶采收工作圆满落幕,克长乡河马村的水田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农户们迅速展开新一轮劳作——引水润田、翻耕沃土、移栽禾苗,田间地头顿时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的农忙交响乐。清晨时分,老烟农黄涛跨骑着他的小摩托,沐浴着初升朝阳,沿着纵横交错的田埂缓缓前行。他时而驻足俯身,察看秧苗长势与游鱼动态,目光所及之处,禾苗间灵动穿梭的鱼儿激起层层涟漪,令他眼角眉梢皆是藏不住的笑意。“今年我种了30亩烤烟,预计产值16万元。”谈及收益,黄涛难掩自豪,“这些年靠着烤烟产业的带动,乡亲们都盖起了新房,开上了小汽车,日子越过越有头!”这片土地正生动诠释着“烟稻轮作”“鱼稻共生”的生态智慧。金叶采收毕,便现鱼戏禾田之景,同一块土地在不同时节绽放出多重价值。春日里,整齐排列的烤烟幼苗为增收筑牢根基;秋收时,沉甸甸的稻穗既守护着粮食安全,又与套养的禾花鱼、麻鸭共同编织出田园牧歌般的诗意画卷。实践成效尤为显著:据测算,采用该复合种养模式的农田,亩均总产值高达7020元,较传统单一种植模式实现成倍增长,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这片充满智慧的土地正在书写新的传奇。2024年隆林县烟叶种植面积1.35万亩,烟叶收购3.0667万担,烟农卖烟总收入4327.13万元;烟农种烟户均收入9.29万元。带动 61户脱贫家庭户均增收1.5万元。2025年隆林县种植烟叶 1.58万亩,预计收购烟叶3.68万担,目标亩产值达到4000元以上。科技小院的建设蓝图已然铺开,这座集技术研发、技能培训、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平台,将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摇篮,为乡村注入持久发展动能。

图为克长乡烟农李启学打捞稻田里的荷花鱼。陈汝波摄

全链条服务护航——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从整地育苗到采收烘烤,隆林烟草构建起全程跟踪服务体系。农技专家穿梭于田间地头,针对不同海拔区域的微气候差异制定个性化栽培方案;烘烤季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解决温湿度调控难题;产后指导则延伸至仓储、分级、运输环节,确保每一片金叶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这种保姆式服务让烟农吃下定心丸,也推动着标准化生产的落地生根。

基础设施的完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蜿蜒的产业路直通烟区腹地,标准化烤房星罗棋布,水利设施润泽千顷良田。这些看得见的变化背后,是政府主导、烟草助力、群众参与的协同机制在发挥作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邻里互助的传统美德在共同致富中得以传承发扬。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隆林烟草的绿色转型之路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生物防治守护的不仅是烟株健康,更是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生物质燃料燃起的不只是烘烤炉火,更是低碳发展的希望;烟稻轮作耕耘的不仅是脚下沃土,更是乡村振兴的未来。这片曾经被贫困笼罩的土地,如今正以“黄金叶”为笔,蘸着生态文明的墨汁,在黔滇桂石漠化片区描绘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图为蛇场乡烟叶收购现场。王文开摄

随着秋风渐起,又到了烟叶飘香的季节。隆林县1.58万亩烟田即将迎来丰收时刻,3.68万担优质烟叶将踏上创造价值的征程。而在更远的未来,这条贯穿种植、加工、销售的绿色产业链,必将继续延伸拓展,在守护青山绿水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色动能。(百色市隆林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吴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