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半山聚焦“一老一小” 织密食品安全“守护网”

发布时间:2025-09-25 09:19:2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今年以来,杭州市拱墅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堂食外卖“同质同标”承诺、打造“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全国样板,推动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治理升级,为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倾尽全力。半山虽无外卖集聚区,但结合辖区特点,秉持全区创新精神和高标准严要求,持续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通过“校内+校外”、“监管+引导”、“培训+宣传”工作法,扎实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让幸福感从味蕾直达心田。

校内+校外:筑牢师生饮食防线

9月秋季开学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街道食安办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及食安“包保”工作,一是清单式的细致排查。学校食堂现场检查统一使用“互联网+监管”掌上执法,线上监测使用“校园食安智治”。检查清单中包含19类别、70条目,对进货验收、原料储存、烹饪制作、食品留样等各个环节进行逐一排查,及时消除隐患。二是台账式的闭环整改。压实校方主体责任,辖区内学校食品安全总监均由校领导担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在监督检查或日常自查发现问题后,要限时以台账形式留痕,食品安全总监将在每月召开的食品安全工作会上予以强调,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三是片组化的互学互鉴。辖区内20所学校、幼儿园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片组会,会上交流深化落实校园食品安全“三清五净”工作要求和先进做法、探讨薄弱不足,通过细化责任、促进交流,有效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和水平。

针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隐患,同步开展“五毛食品”整治,对小卖部、超市内热销食品进行重点抽检,严厉打击销售“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行为,今年以来共计出动32人次,检查16家次,查处校园周边食品类案件6起,罚没款9000元,全力净化校园周边食品市场环境。

监管+引导:守护银发群体食品安全

半山街道按照“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要求,始终紧盯涉老机构的食品安全。一是打造高品质“阳光厨房”,完善标准化建设。深入涉老机构,现场指导养老助供餐机构食堂对照标准,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厨一策”规范提升方案,“一厨一盯”指导机构食堂规范提升到位。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后厨操作可视化、食品安全信息可追溯,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建成6家“信息公开、后厨清洁、操作阳光”的养老助供餐机构食堂,确保建成单位食品安全量化等级均达到B级以上。二是建立哨点监测,提升规范化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街道食安办委托第三方检测公司,不定期对涉老机构开展抽检,其中街道自行投入资金开展抽检工作60批次,范围100%覆盖养老机构、社区老年食堂的食品原料以及复用餐具,重点检测农、兽药残留、大肠菌群等关键指标,同时结合“百姓点检”惠民服务行动,让中老年人选出需要检测的内容,提升该群体食品安全参与感。今年已累计完成40批次抽检,合格率为97.5%,其中不合格1批次已按照规范流程闭环处置。三是落实各项制度,确保长效化运作。督促落实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各项制度,形成一个有记录、可追溯、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系统。指导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关键时刻能迅速、有效地响应,最大程度降低危害。

同步开展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加大线下摸排和线上监测力度,严厉打击借健康讲座、免费体验之名向老年人欺诈销售保健食品的违法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2人次,检查21家次,发现问题12处,已责令其整改闭环。举办保健品防骗宣传进社区讲座7场,参与人数120人,发放宣传资料一百余份,切实守护老年人的健康与“钱袋子”。

培训+宣传:凝聚食安守护合力

为夯实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半山以定向培训+宣传阵地着力推动社会共治。一是强化培训考核,定期组织学校及养老机构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法律法规和实操培训。二是打造宣传阵地,街道重点投入资金近30万元,争取拱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补助资金10万元,与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北分中心合作共建区级食品安全科普站,通过互动体验、快检演示等方式向老人与儿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三是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今年以来处置食品类投诉300余起,共挽回消费者损失近10万元。

下一步,半山将继续深化“一老一小”食品安全监管举措,紧跟全区外卖餐饮“同质同标”承诺,着力打造外卖示范店,产生引领作用,有效破解外卖后厨脏乱差、失管失序困局。聚焦“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安全可靠”,明确加工、分餐、取餐“三区”划分,推进网络餐饮治理再升级。全方位保障“一老一小”吃的安全、吃的放心。(嵇立滨、章琛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