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高温保安全 这群铁路“外科医生”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5-09-25 10:57: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广铁车辆公司客车厂修车间制动落成班暑运检修纪实
盛夏时节,热浪翻涌,地沟内温度直逼40摄氏度。在广铁车辆公司客车厂修车间装配库,制动落成班工长龚瑾聪正半跪在狭窄车底,一手持电筒,一手轻抚过管系螺栓,目光专注而锐利。汗水沿安全帽檐不断滴落,他却浑然不觉。“这里有问题。”他突然停下,指向车钩安装面上一点几乎难以察觉的阻尼浆残留。彻底清除后,他又在摆块背面发现一处极其隐蔽的腐蚀孔。“故障就喜欢藏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他一边操作,一边向身旁的徒弟讲解。
2025年8月31日,暑运检修进入收官冲刺阶段。龚瑾聪从地沟中钻出,掸了掸工装上的油渍,嗓音沙哑却语气坚定:“制动系统就是车辆的‘心血管’,事关整列车安全,差一毫一厘都不行。”他带领班组成员逐项排查关键节点,从制动缸行程到闸片间隙,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对。傍晚时分,最后一辆客车顺利通过试风试验。灯光下,记录本上一排排整齐的合格标记,仿佛是他们多年来始终如一的信念见证。
该公司制动落成班是一支27人的专业检修团队,主要负责客车厂修制动系统检修工作。自成立以来,该班组累计检修车辆超1000辆,一次检修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5%以上,多次荣获广铁集团、广铁车辆公司“先进班组”称号,被同事们誉为客车检修领域的“全科能手”。
与往年相比,今年6至8月,车间检修任务总量增至110辆,同时还要承担2台25T型车厂修和4台25K型车的试修工作。新车型结构复杂、技术标准高,尤其25T型车制动管系工艺复杂、25K型车兼容调试困难,检修难度大幅增加。
面对任务量攀升、新车型挑战及持续高温的多重压力,班组系统制定高效应对策略:通过“科学排班、党员带头、新老结对、并行作业”机制,组建党员和技术骨干突击队,攻坚新型车关键技术;老师傅全程带班,实时指导青年职工掌握检修要领;推行“交叉互检、工位协同”模式,减少等待时间,提升作业连贯性。依托“人歇工不停”的轮班制度,最终实现单车检修时间压缩15%,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创新成为提升效能、节约成本的关键支撑。车间引进的智能扭矩校验系统,通过数字化控制与实时反馈,有效消除人工扭矩偏差,大幅提高装配精度;引进制动模块智能组装机器人,实现总风缸、副风缸等核心部件自动化装配,作业效率提升30%,人力成本显著降低;采用超声波查漏仪对制动管系进行全覆盖检测,实现“无死角查漏”,从根本上杜绝泄漏隐患。团队推进的8项工艺革新,覆盖调试流程优化、部件修旧利废及工具小改小革等方面,累计节约成本24.78万元,切实实现节支降耗、提质增效。
攻坚战场也是岗位练兵的最佳课堂。在党员技术攻关队带头人、全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张志华的带领下,团队成功攻克“25T型车制动管系密封工艺优化”“25K型车制动兼容性动态调试”等6项关键技术难题。他构建“技术交流+难题攻关+带徒传技”三位一体培养体系,累计培育青年技术骨干20余人。张志华常对青年职工说:“我们修车如医,既要诊断准确,更要根治隐患。”青年职工杨远方便是这一体系的典型代表——从初识工具的学徒,在师傅悉心指导和实战锤炼中,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面对高温挑战,在该公司和车间的支持下,班组实施多项行之有效的防暑措施:合理调整作业时间,避开午后极端高温;在地沟入口加设大型通风与喷雾降温设备;全天供应绿豆汤、盐汽水及防暑药品,保障职工健康。同时推行“动态轮休+小组协作”机制,避免单人长时间高温作业,确保人员状态稳定。
最终,在全员共同努力下,班组圆满完成110辆客车厂修任务,实现“零差错”“零返工”,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暑运检修攻坚战。
(李仕威、黄冰冰、叶德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