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做研用”四维生态,打造“校政企”协同育人样本

发布时间:2025-09-25 11:05:2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师范生培养范式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紧扣“服务基层教育”,构建“学-做-研-用”实践育人生态,推进“七个共同”校政企联动机制,探索出一条师范生培养与基层教育需求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为地方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四维贯通构建实践育人新生态

教育学院以“学-做-研-用”推进实践育人,实施“知识建构→情境践行→策略迁移→价值创造”递进式培养路径,夯实“做中学、学中研、研中用、用中创”的实习实训闭环训练,实现教育教学能力与师德情怀同步提升。1129项真实实践学习项目,“教育见习-研习-实习-社会服务”递进式实践推进,5年1000余师生走进基层教学,200余名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形成“人才培养→基层服务→质量提升”的良性循环。

沉浸式场景驱动能力范式转型

学院创新“真实场景+虚拟平台”双轮驱动模式。全真实践场域:与16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共建实践基地,开展“我和校长面对面”系列活动,通过思政育人实践强化职业认同。虚拟仿真学习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建成虚拟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档案,专业自信力提升显著。三级能力进阶:“教育见习”实现真实场域学习,“研习”分析教学策略,“实习”达成独立执教,在递进式实践中完成从技能训练到复杂场景应用的跨越。

多学科协同筑牢基层师资根基

学院以“全学段覆盖、多学科融合”为特色,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每年举办跨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现从幼儿园到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实习就业全覆盖,连续3年斩获全国藤球锦标赛冠军。做实“专业特色实践”,累计服务社区600余人次儿童,获学习强国、人民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形成“专业服务—品牌塑造—质量提升”的正向循环

校政企协同激活系统造血功能

打破“围墙思维”,构建“高校主导—政府统筹—中小学协同”育人共同体:20%的教师教育课程由高校与中小学联合授课,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需求无缝对接。学校与安宁市教体局、威信教体局、巧家县人社局等7个政府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形成高校主导、政府部门融通资源、中小学幼儿园协同教学。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内容、建设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促进实习就业、开展社会服务、评估培养质量”实现高校“单向输血”到校-政-企联合“系统造血”的转型。

作为云南省民办高校师范教育改革的标杆,5个专业进入省级专业评价C级行列,立项国家一流课程2门、省一流课程3门、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级以上获奖15个,其中国赛三等奖一个、省级特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3个、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366项。

通过“四维贯通”实践范式与“七共同”机制创新,不仅破解传统师范培养与基层需求脱节的痛点,更以“造血式”生态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教育发展的双向赋能,为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基层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崔立华、丁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