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中:扎根乡土,打造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的乡村温馨校园

发布时间:2025-09-25 13:05: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乡村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中立足乡土根基,以“扎根”姿态挖掘本土资源、聚焦育人本质,在“小”的优势里做足“美”“优”“特”的文章,让校园成为承载乡土记忆、孕育成长力量、传递温暖关怀的温馨家园。

扎根乡土之“韵”,筑就“小而美”的诗意校园

初秋时节,踏入直夫初中校园,古朴典雅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呈现出“最美村初”的靓丽风景。最吸人眼球的是,校园绿化覆盖率达55%,各种绿植造型别致,在绿树、翠竹、红花间配上石头、亭子、葫芦架、雕塑等,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得益彰。其中,结合校本课程打造的葫芦长廊令人赏心悦目:攀援而上的葫芦藤仿佛绿色的瀑布,或大或小的葫芦点缀枝叶间,长廊顶部悬挂葫芦相关的知识,集绿化、美化、知识化于一体,潜移默化浸润师生心灵。这所“江苏省绿色校园”内一年四季绿树葱茏、繁花掩映,成为师生身心栖居的“精神家园”。

风景怡然的自然环境和设施齐全的硬件设备,是教育教学的外部保障,打造人情美、人性美、人品美的和谐直中品牌是该校环境建设的更高追求。校领导以身作则,做好引领示范,冲在教学一线,以政风带动教风、学风好转。学校每年评选“最美直中人”“直中最美学生”,以他们的事迹濡染每个直中人的心灵,并开辟了文化墙,讲好直中故事,传承直中精神,孜孜不倦追求“人际环境和谐,做到有情有义;学习环境轻松,做到有张有弛;工作环境宽松,做到有声有色;生活环境舒适,做到有滋有味”的目标。

扎根育人之“本”,夯实“小而优”的质量根基

留住学生,关键靠质量。提高质量首先要抓好常规管理,加强过程控制。直夫初中的行政导护内容包括:上下午的准时到班以及早读课管理、课间操管理、就餐管理等。各项数据每月通报,每学期汇总,作为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依据。教师的精气神促进了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精准培育,每个教师都能实现专业提升。

提高质量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该校充分依托农村初中“小班化”优势,聚焦教学质量与师资成长,通过加强高效课堂建设,全力打造真学课堂,深入开展兄弟学校联盟教研,既有集体备课,又有课堂教学研讨,还有专家讲座;通过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开展青蓝结对,除正常的帮扶工作之外,重点抓好教后反思,师傅定期批阅年轻教师的教学反思;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加入市县名师团队,名师的引领大幅度缩短了骨干教师的成长周期;通过加大考核力度,每年中天科技集团奖励学校二十万元,全部用于教师绩效考核,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与幸福感。

扎根文化之“魂”,打造“小而特”的独特魅力

“小而特”的核心是彰显有辨识度的办学特色,让学生“扎根乡土、走向未来”。直夫初中十分注重培养特长教师,为特长教师搭好平台,展示才干。该校美术老师潘颖,工作第一年,教育局组织劳技教师基本功比赛,她凭借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参赛,获得了县一等奖。如今她已工作八年,获得十项县优课及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四次获得市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两次代表南通参加江苏省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获美术学科省二等奖,劳动教育学科省一等奖。同时,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并有三项特色课程声名远播,即由美术老师潘颖开发的葫芦烙画课程,由曹勇老师开设的象棋、围棋课长达13年,由栾建国、吴浩然两名体育教师组建的男女足球队,自2016年建队,男女足球队连续十年获县一等奖,其中男队两次获亚军,女队七次获县冠军,三次获亚军,四次获南通市校园足球联赛冠军。

以“美”为韵,以“优”为骨,以“特”为魂,直夫初中的“美”“优”“特”,源于对乡土文化的敬畏、对育人本质的坚守。校领导表示,唯有深深扎根乡土,才能让乡村校园既有“颜值”又有“内涵”,既有“质量”又有“特色”,真正成为乡村学子成长的沃土,真正实现“小校园”里的“大教育”。

(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图文/张存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