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党建凝合力 红色引擎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26 13:20: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引领下,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沈阳分公司第二项目公司积极探索实践“区域党建凝合力、红色引擎促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在北国春城以区域党建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书写服务地方发展与锻造企业竞争力的生动故事,让鲜红的党旗在项目一线高高飘扬,为工程建设与区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
一、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营”,匠心铸造“品质工程”
深耕长春市场9年,用品质打造精品,与业主结交友谊,先后中标长春市城市轨道交通1、2、4南、5、6、8号线地铁;参建了长春至白城铁路扩能改造、长春至白城铁路设备补强、长春轨道交通4号线南延、长春兴隆山方舱援建项目、长春轨道交通5、6号线、长春维管等多项工程,施工无间断。
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彰显品牌优势的关键。在长春地铁项目中,推动中国中铁“开路先锋”文化体系和集团公司“添翼文化”核心理念体系进项目、进一线、进班组。贯彻执行“添翼文化”九大理念,建立优化设计方案的日常机制,从施工现场条件、用户需求等多方面、多角度寻找突破口,优化设计方案共节约成本356万元左右。创新使用RTK测量仪器定位、无轨化测量工法等先进工艺工法,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深入学习行业内先进经验,在长春地铁5号线项目通过创建“青年创新工作室”,积极研究“地铁工程BIM智能建造技术”等前沿课题,打造工地“智慧大脑”,孵化 BIM技术应用成果,9人获 BIM工程师二级证书,团队创新提案量同比增长20%。我们同样致力于智能建造的探索与实践,积极应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和施工模拟,优化管线布局,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
这些科技创新举措,不仅有力保障了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推进,降低了成本,更向我们服务的长春市场展现了中铁电气化局一流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为了我们“区域经营”中最闪亮的“技术名片”和“信誉保证”。
二、筑牢区域党建“桥头堡”,激活发展“新引擎”
长春,这片黑土地上的工业重镇,正阔步走在振兴发展的道路上。要在这片热土扎根生长、贡献力量,必须党建引领聚合力,区域经营谋新篇。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铁电气化局党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项目党建工作实施办法》要求,牢固树立“大党建思维”,坚持项目党建与项目管理协同部署、一体推进,创建“春城红,雁领航”党建品牌名称,主动与属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为公司在长春市场的持续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实现了“建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市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赋能、聚力“三大作用”,奏响项目建设“三部曲”(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奏响项目建设前奏曲;发挥党建赋能作用,奏响项目建设进行曲;发挥党建聚力作用,奏响项目建设协作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项目高质量建设。
三、典型引路彰显“先锋力量”,薪火相传赓续“红色血脉”
区域党建与经营的生动实践,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的榜样人物。在我们的队伍里,就有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开路先锋”。
有像作业层技术员高奎这样的党员,自工作以来,他常年扎根一线,与家人聚少离多。多年坚守施工前沿阵地,他练就了“难不倒”绝活,施工中哪个环节容易出问题、哪个环节必须重点管控,高奎“门儿清”。他带领队员研制多项专利装置,荣获北京质量协会、集团公司等多项荣誉。他所带的作业队员工,多次获得集团公司专业技能大赛个人好成绩。在项目攻坚期,他带头驻守现场,协调各方,解决技术难题,常常深夜还在研究施工方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有像技术骨干孙昊轩这样的青年党员,作为“创新工作室”的“领头羊”,他钻研技术创新,为解决一个现场难题,连续几天在施工现场和工作室,查阅资料,反复实践。他申报的《施工现场管理数据图传软件的研制》、《提高基础槽钢预埋定位效率》、《接触网吊弦精测仪》等多项专利为项目节省了可观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展现了青年人的锐气与担当。
他们,是我们身边无数辛勤付出的电化人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或许平凡,却充满力量;他们的身影,或许朴素,却格外动人。正是这些忠诚履职、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典型人物,汇聚起我们区域发展的磅礴力量,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四、“电化红雁”的使命:传播区域党建与经营的“好声音”
我们要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中铁的建设者们,不仅是劈山架桥、铺轨架线的“硬核”力量,更是融入地方、服务民生、促进发展的“红色”先锋。让“红雁”之声助力企业在辽吉大地上翱翔。
长春的轨道交通线网正因我们的奋斗而延伸,东北振兴的乐章正因我们的参与而激昂。让我们将继续高擎党建引领的旗帜,深化区域经营的布局,激发科技创新的动能,发扬先锋榜样的力量,将长春地区建设者的奋斗故事讲得更精彩、更动人,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东北的全面振兴,贡献热忱与力量!(方艺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