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田野:清华学子在天台的乡村振兴实践
发布时间:2025-09-26 13:36: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2025这个夏天,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浙江天台支队的20名学生在这里完成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这支由多学科背景学子组成的队伍,深入天台县的乡村田野、企业车间和文化遗址,开展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实践。
深入乡土:用脚步丈量乡村肌理
“白天走村入户,晚上挑灯夜战。”支队队长钱安欣这样形容他们的实践日常。十天里,队员们走访了白鹤镇国际袜业城、皇都村花住共富工坊、赭溪老街等十余个调研点,行程超过600公里。
在省级文保单位红旗渡槽,队员们聆听老一辈建设者讲述当年的奋斗故事;在皇都村,他们通过省级非遗皇都南拳传承人的现场教学,领略传统文化魅力;在下宅村,他们循着红色足迹,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
调研组组长王振宇感触颇深:“我们不仅看到了天台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与浙江省之江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探讨‘未来乡村’模样,听村书记解读振兴路径,这些一线经验让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创意赋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文创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1套文具插图、1套宣传海报、1套主题印章、多款文创产品,还为当地袜子产业设计了2套礼盒包装。
“好的设计需要用心沟通与团队信任。”文创组组长蔡佳彤指着刚设计完成的文创产品说,“我们不仅追求美观,更注重实用性,让传统文化通过现代设计走进日常生活。”
在白鹤镇,队员们体验非遗漆扇制作,品尝天台茶叶,学习制作非遗胡麻饭。这些体验不仅让队员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为文创设计和文旅宣传提供了丰富灵感。
(钱安欣、天台县白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