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资源之笔 绘就全南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28 14:02: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发展之基,系于资源;破题之要,在于统筹。作为赣粤边际的生态屏障县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全南县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提质,以系统思维和精准举措推动自然资源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守护生态底色,是全南的责任,更是其长远发展的根本资本。这里的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禀赋,更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全南以“三区三线”划定为契机,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绿色发展底线。数据显示,全县耕地保有量达12.32万亩,超额完成目标;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建设达1978.08亩,进一步提升了耕地保护的韧性和空间。这些举措不仅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更体现了“生态立县”战略的深远意义。生态保护绝非发展的束缚,而是为未来留足空间,为产业升级厚植资本。

强化要素保障,重在精准施策,更贵在主动作为。面对大湾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全南积极转变资源供给方式,从“等需求”变为“预研判”,从“被动供”转向“主动配”。通过组建用地服务专班、提前介入项目选址、深化“标准地”改革等机制,有效保障了重点项目的落地需求。同时,针对农村土地难题,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集中安置”模式,既守住了资源底线,又激活了发展动能,充分体现了自然资源管理在服务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

深化改革创新,须直面难题,更要注重长效赋能。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平衡保护与发展、公平与效率。全南针对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渠道单一等问题,出台专项细则,推行“谁修复、谁受益”模式,将废弃矿山转化为“生态银行”;积极布局林业碳汇项目,对接大湾区碳交易市场,不断拓宽生态价值实现路径。这些改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通过制度创新打通堵点、释放活力,让自然资源真正“活”起来,让高质量发展“动”起来。

站在新起点,全南县自然资源系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坚决守牢生态、资源、发展三条安全线,努力让每一寸土地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载体,让每一份资源都转化为赶超跨越的动能。这支“自然资源之笔”,正在绘就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全南新图景,也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建设写下了生动注脚。(全南县自然资源局:陈利民、钟智鹏、吴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