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安全防线,“练”就责任担当 衡阳市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结业
发布时间:2025-09-29 13:18: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金秋九月,大地流金,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9月26日,为期三天的衡阳市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在衡南县顺利落下帷幕。此次培训由市人社局主办、衡南县人社局承办,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论述为行动指南,采用“理论筑基 +实操赋能”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为来自全市工伤保险系统干部、重点参保企业及定点协议机构的220余名代表呈上了一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饕餮盛宴。
在开班仪式上,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泰山着重强调:“工伤预防作为一项关乎民生底线的重要工程,关键在于人,核心在于能力的提升。我们要着力培养‘主动防控、精准经办’的专业素养,将此次培训所学切实转化为‘强保障’‘促发展’的工作效能。”这一番话语,为本次培训明确了“学用转化”的实践方向,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学员们的学习与实践之路。
政策专家倾囊相授,筑牢理论根基
培训过程中,政策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员们精准施教。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二级调研员满延政以政策原文为纲,以典型案例为目,深入剖析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和尺度,让学员们对政策法规有了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省社保中心工伤保险事务部部长李卓明精心选取23个典型“疑难病例”,系统梳理待遇核发过程中的高频难点问题,为学员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省社保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史术高立足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战略,全方位展示了工伤保险智慧经办的发展蓝图,让学员们对行业的未来发展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与此同时,市工保中心的业务骨干也开展了参保政策与待遇核发的场景化教学,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让理论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为学员们扎实筑牢了理论根基。
行业专家实战指导,锤炼实操本领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本次培训还特别注重实操能力的培养。市中心医院伍新桥团队化身“第一目击者”,在现场进行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AED操作、创伤包扎等“黄金救援”技能的演示。学员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参与体验。一位企业学员在尝试心肺复苏后,感慨道:“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这次从看懂到练会,我真正掌握了一项保命技能!”中南大学张舒教授则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深度阐释“预防优先”的理念,让企业学员深刻感悟到“防大于救”的真谛,推动企业的安全管理思维从传统的“事后补偿”向“事前防控”实现转型升级。针对人社网厅操作难题,省创智公司涂志俊工程师开展“模块化”教学,通过“手把手”的细致指导,确保企业和协议机构的学员能够即学即用,熟练掌握系统操作。
多元教学成效显著,共筑安全发展之路
“政策的梗阻疏通了,急救技能也练扎实了,工作的标尺更精准了,心里的安全感也更强了!”参训的工伤系统经办人员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此次培训通过“专家权威引领 +行业能手淬炼”的多元教学模式,切实提升了参训人员的工伤预防意识和实操能力。学员们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学习为新的起点,把所学的专业技能积极转化为守护职工安全的实际行动,为衡阳市工伤保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以高水平的安全保障为衡阳市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衡阳市工伤保险事业必将在这些学员的共同努力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邓臻、钱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