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江南育才小学:数字化转型点亮小学思政教育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29 13:18: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梅州市梅江区江南育才小学“数字化转型思政育人探索”课题圆满结题。该校以数字技术为笔,以育人初心为墨,打破传统思政教育壁垒,构建起“浸润式、交互式、数据化”的智慧育人新范式,为新时代小学思政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
破局传统困境,数字技术重塑思政生态
面对传统小学思政教育“吸引力不足、实效性不强、协同性不够”的三重困境,江南育才小学跳出“技术叠加”的浅层思维,提出“人—技术—育人实践”三维融合理念。课题负责人、学校党总支部书记张伟良表示:“我们要让数字技术成为重塑思政育人全过程的‘引擎’,而非简单的教学工具。”
基于这一理念,学校搭建起连接虚实、贯通课内外的思政新生态——以“国家教育智慧平台”空间为核心平台,整合智慧纸笔、VR等技术工具,联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将抽象的价值观教育转化为“有趣味、有温度、有成长”的体验式学习,让思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四大创新路径,打造可复制的“数字思政”模式
在课题实践中,学校聚焦四大创新方向,让数字赋能思政教育落地见效。
顶层设计破题:首创“劳动+思政”融合范式,开发分学段“劳动教育清单”及校本教材《嘉实劳动向未来》,将劳动素养与价值观培养深度绑定;构建“三维融合”思政生态,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评价、家校社协同的系统整合。
教学模式革新:推行“数据驱动”精准教学,通过智慧纸笔、课堂互动工具实时采集学情,生成个性化报告,实现“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课后延伸”闭环;打造“情境化+项目化”学习场景,“虚拟红色研学”“生活小记者”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思政内涵。
资源平台筑基:建成涵盖教材、课件、动画、视频的一体化思政数字资源库,其中“校长有话说”“学党史”等特色课程覆盖全校44个班级、超2000名学生;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使其成为家校沟通、成果展示、自主学习的核心阵地。
评价协同升级:建立“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家长参评”的“四维一体”评价体系,将劳动素养纳入思政总评;依托数字平台打通家校社壁垒,2024年开展“家庭劳动打卡”“社区环保行动”等活动20余次,家长参与率从70%提升至92%,形成育人合力。
成果丰硕获认可,辐射引领显担当
经过数年实践,课题成果显著。学校开发校本教材1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0余篇,2024年试点班级学生思政课堂参与度提升40%,道德素养测评优秀率提高25%。
该校先后获评广东省中小学智能教育示范校、教育部“数智”劳动教育研究共同体成员学校,全年接待兄弟学校参观学习15次。张伟良名校长工作室更通过“送教下乡”“云端研讨”,向梅州10余所乡村学校推广数字化思政经验,累计上传资源1734个,总访问量达52万次。
展望未来,江南育才小学将继续深化数字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AI大模型在德育中的应用,开发智能德育助手,让数字之光持续照亮少年儿童的成长之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更强动能。(梅州江南育才小学:万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