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验式调研破解民生难题

发布时间:2025-09-30 09:18:0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出去才有答案。”近年来,多地政府部门推行“换位体验式调研”,让领导干部脱下制服、换上工装,变身商店老板、滴滴司机、外卖员等,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民生温度、破解治理难题,成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体验式调研让问题发现更“真切”。以往的调研,多依赖于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收集统计数据等方式。这些方式固然重要,但难免存在“隔层纱”的问题,听到的多是“提炼过”的情况、“过滤过”的问题,难触达民生“神经末梢”。而当干部真正坐上滴滴司机的驾驶座,才能体会到平台抽成、交通拥堵、乘客沟通带来的真实压力;当他们拿起外卖箱,才能切身感受到“最严算法”下与时间赛跑的艰辛、找不到楼号的焦急以及恶劣天气工作的不易。正是这种“零距离”体验,让以往“看不见、摸不着”的民生痛点,变成了可感知、可梳理的具体问题,为后续解决打下基础。

体验式调研让政策制定更“对路”。政策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措施实不实,市场主体最有感受。不少地方市场监管部门领导“变身”民营企业主身份去办理业务,他便发现审批环节中的“奇葩证明”、重复提交的材料以及流程中的“中梗阻”问题,随后推动“办不成事”“最多只跑一次”改革;有些地方领导体验餐饮企业运营时,发现食品安全检查标准存在“一刀切”问题,导致许多小微企业负担加重,随即推出“柔性执法+精准指导”模式,既守住安全底线,又为小微企业减负。这种“从实践中来”的政策,精准击中问题要害,也让政策落地更顺民心、合民意。

体验式调研让干部作风更“亲民”。领导干部走下“官位”,体验普通劳动者的日常工作,从“管理者”变成“从业者”,从“听民意”变成“感民忧”,体现出政府放下身段,倾听最真实声音的新作为。不少城市因干部体验外卖员后,推动小区增设外卖取餐柜,联合平台出台“恶劣天气超时免责”规则;体验滴滴司机后,协调城管增设临时停车位,联合公安加强夜间行车安全巡逻。这种“把群众事当自家事”的共情式工作法,不仅解决了具体问题,更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让干部作风从“被动回应”转向“主动服务”。

当然,我们需要警惕体验式调研沦为一场“秀”。关键在于能否将体验到的真问题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能否形成长效机制,并公之于众,接受群众监督。真正的成效,要体现在办事流程是否真的简化了、网约车司机的收入是否更有保障了、外卖员的劳动条件是否切实改善了,等等。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体验式调研的核心,是回归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换位”体验能让更多决策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感受民生,推动民生难题破解、增进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每一位平凡的奋斗者。(广南县纪委监委:陆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