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长江镇举办“老乡话长江·点赞新中国”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0 09:43: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9月30日上午,如皋市长江镇老干部党总支、平南社区党总支联合举办“老乡话长江,点赞新中国”活动。

南通市交通局退休干部孙成林以交通为话题,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以来家乡的蝶变。孙成林是原江防乡平南社区人,他联系南通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讲述了家乡在交通方面的变化。他动情地说,喝长江水长大,离开家乡40多年,但对家乡依然有留恋的情感。尽管多年在外,家乡交通方面的变化,感受最深。沙滩围垦而成的长江镇,俗称圩田地区。过去交通条件并不好。村民们常说,晴天沙灰扬,雨天水汪汪。圩田道路雨天油滑难走,一滑两三尺,一拎到鞋邦,(泥到脚面子)寒冬“消阳”,扛车步行的事常有发生。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区划调整以来,长江镇的交通事业步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2009年,长江镇新城区按8横8纵的方格网规划,投资7亿多元,建设了疏港路、长江路、华江路、龙游路等17条主干道,建设了通江、迎宾等19条次干道。

2002年通车的长青沙大桥,横跨长江如皋段北汊。直通长青沙公路网,总投资1800万元,让小岛居民告别了过江靠汽渡的历史,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梦想!交通条件的改善,招徕了金鹰集团、森松重工及大型船舶企业的落户,推动了长江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如港新城区新建了华江大桥、红星桥等大型桥梁,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建了成贤、平南、永康、富江等17座桥梁。改变了以往因桥梁狭窄,汽车进不了村的现象。

长江镇老干部一支朱金余书记接过孙成林的话匣子,讲起了长江镇发展公交的佳话。70年代,在长江镇乘汽车去县城开会、办事很费事。那时长江(二案)到如皋的公交车只有一个班次,如因工作耽误了乘车时间,只能骑自行车。现在南通到长江的公交线有901、902;如皋到长江的公交线有217、218;如皋火车站到长江的公交线有235。

如今,长江镇已实现了村村通公交,打通了农村出行的“毛血管”,让村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在场的其他长江老乡还分别从不同角度点赞了长江镇在惠民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祖国新时代的巨大变化。(如皋市长江镇:文/李建国、尤维泰、严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