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扎实的干部作风“配送”“三下乡”

发布时间:2025-10-11 09:59: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期,全国各地都在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定边县也正在各乡镇如火如荼地进行,40余项服务项目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乡村一线,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科技狗、机器人展演等新颖形式走进群众日常生活,将春晚荧幕上的精彩瞬间搬到了乡村大舞台,让老百姓零距离感受到“三下乡”活动带来的温暖和便捷。

今年恰逢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30周年。活动已经从最初的文化、科技、卫生三部门拓展到如今十余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形成了“党政主导+群团协同+社会参与”的创新模式。各部门作为联合主办单位,打破了系统壁垒,实现了跨系统、跨层级的联动效应,真正做到了资源整合、服务下沉。

更深层次的活动温度在于,起初的“三下乡”,干部只是按部就班地执行活动内容,活动的实效,事后也“无人问津”。反观现在,“三下乡”活动成为群众信服的民生工程,从报服务项目起,就广泛征求农民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实际需求,以群众“点单”配送服务。活动全过程靶向聚焦农民群众所思所盼用劲发力,改进创新组织方式与活动内容,让“三下乡”活动更对路、更有效,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农民。

越来越讲求活动实效的背后,折射出的是扎实过硬的干部作风——从被动执行到主动作为,从按部就班到求新求变。以优良的党风带动社风民风,其道理就在于党员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中净化作风,在实践历练中锤炼作风,以党员干部的实干作风带动全社会形成真抓实干的风尚。活动从简单地将服务“倾倒”给群众,到“你需要什么我送什么”的转变,直观地体现出通过传导机制影响社会价值取向,进而形成党风与社会民风良性互动的格局,通过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民心。

看“热闹”的时候更看“实效”,活动“下”得去,更要“扎”得深、“活”起来。“三下乡”的最终的目的是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常下乡、常在乡、常惠乡。这与作风建设中“化风成俗”吻合。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全体党员干部将作风建设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直至化风成俗,构成了我们党百余年奋斗历程的重要向度。因此,党员干部在抓日常工作时,要“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抓出成效,化风成俗。”在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上,坚持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定边县农业农村局: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