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慈善领军人才队伍 拱墅区激活基层善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14 09:17:2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日,由拱墅区民政局主办的“2025年拱墅区公益慈善领军人才培训计划”圆满落幕。这并非一次普通的培训,而是拱墅区为破解基层公益发展“有人无才、有人无策”瓶颈,推动慈善人才培养从“缺体系”到“建机制”的一次系统性探索。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为运河畔的慈善事业点燃了专业化、社会化发展的璀璨星火。

系统育才:从“听课堂”到“干成事”

本次培训彻底摒弃了传统单向授课模式,紧密围绕“有热情但缺方法、有行动但少体系”的基层普遍痛点,构建了“理论讲授+实战演练+共创孵化”的闭环式培育体系。课程设计聚焦慈善运营传播、参与式社区规划等实战议题,旨在将前沿理念与本土实践深度融合。培训的目标并非培养“讲理论的人”,而是打造“能干事的团队”。

为此,40余名来自社区、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领域的学员,在学习中组成互补的公益生态,通过真实项目案例的研讨和方案设计,将知识高效内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从“听懂”到“会用”的跨越。

实效转化:从“学知识”到“见成效”

衡量培训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学员能否将所学转化为服务社区的实际成效。本次培训重在实效,学员们走出课堂,用一个个鲜活的实践项目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例如,区益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张燕,在培训后积极链接商业资源,联合星巴克为心智障碍者提供咖啡师培训,已成功帮助5名学员实现就业,展现了“公益+商业”的协同力量。半山街道的杨潇俊则以社区发展基金会为载体,成功联动企业资源打造“银发食堂”,惠及周边多个社区。这些案例是培训成果的生动注脚,证明了通过系统赋能,慈善人才正从个体成长走向群体赋能,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基层治理的强大动能。

持续赋能:从“一束光”到“满天星”

慈善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体系化的工程,本期培训的结束恰是持续赋能的开始。拱墅区民政局将以本期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人才赋能的长效机制,健全社会组织能力支持体系,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专业支撑”三位一体的良性慈善生态。

未来,拱墅区将深化“运河慈善新锐”的选拔,建立慈善人才档案库,并探索公益导师制、项目孵化制等创新机制,推动这批领军人才更深度地融入社区治理与共同富裕建设大局。在运河两岸,一束束被点亮的慈善微光,必将汇聚成璀璨星河,照亮城市的温度,也点亮基层的希望。(拱墅区民政局:周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