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温度”激活楼宇经济“发展热度”

发布时间:2025-10-14 14:46: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中建四局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贵州事业部党支部:以“党建温度”激活楼宇经济“发展热度”。

面对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压力,中建四局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深入践行党中央关于“加快构建行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部署,利用原先房地产开发积累的资源优势,向资产运营赛道转型破局,逐步构建从建设到运营的闭环能力,助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其中,写字楼作为重要的产品业态,是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集中的新高地,能否将其运营出彩,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难题。对此,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国资央企“根”“魂”优势,以贵阳中建大厦创新运营为起点,通过“运营盘活+择机去化”的整体思路,着力打造党建服务楼宇经济区域样本,实现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一、案例背景

中建大厦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大营坡核心地段,紧邻云岩区政府和贵阳地铁3号线,处于云岩通往乌当、观山湖的要塞。中建大厦共43层,建筑面积7.9万㎡,总建筑高度约200米,层高约4米,总价值约8亿元,配置16台分区高速电梯,于2021年底投入运营,是按照5A甲级写字楼标准打造的商办空间。但在这样极佳的区位优势下,2022年之前仅去化了40%,后期受疫情、市场影响,去化难上加难,入驻企业不足10家,办公人数不到百人,项目商务氛围薄弱,其高空置率造成楼宇资源严重浪费。此外,中建大厦商务配套不足、服务标准不高、物业现状及相关软性配备未达甲写标准,严重拉低了楼宇品质。同时,入驻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需要优质的办公场地,还期望获得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包括政务服务、企业交流平台、员工生活配套等。因此,传统的楼宇运营模式难以满足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在这样的窘境下,盘活写字楼已经刻不容缓。

(中建大厦远瞰图)

二、主要做法

(一)突特色,建强红色阵地

1.建设党群服务中心。2022年,公司党委联合街道办择址中建大厦9楼,建设了云岩区第一家设立在大型商务楼宇中的党群服务中心,并于同年12月8日正式揭牌对外服务。该中心建筑面积400余㎡,设置了规范的“一核四维”服务制度,配备了“会客厅”“共享会议室”“有声图书馆”“党史文化墙”等多个功能区块。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和辐射效应,接待客户近百组,服务周边商圈1000余人次,解决楼宇企业问题20余件,被授予“云岩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等称号。

(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揭牌)

2.引入政务服务中心。公司党委积极对接属地政府,由政府方牵头,在党群服务中心引入政务服务中心,采取“1+5+N”模式,即1名中建大厦楼宇管家负责收集咨询事项,5家派驻单位(街道办、政务中心、楼促中心、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提供服务,N个事项咨询办理,整合辖区产业信息、要素、资源等为中建大厦招引企业提供强力支撑,有效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党务政务服务中心)

3.落户“团聚青年之家”。针对楼宇内90、95后青年占比较高的特点,联合云岩区团委在中建大厦落户“团聚青年之家”阵地,“青年夜校”“技术沙龙”“劳模大讲堂”等特色活动每月轮番上演,为大厦白领、周边打工人、学生们充实业余时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构建了包容多元、和谐共生的社区学习氛围,促进了政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云岩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向党群服务中心授牌)

(二)树品牌,增强磁吸引力

1.加大推广发声。以党员骨干为首的运营团队,从中建大厦招商发布会盛大起势,主动承办2023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交流沙龙、贵阳市党校县级干部楼宇经济座谈会、贵阳市楼宇经济交流会,通过一定频次的活动持续造势,制造话题热点,扩大社会影响,2023年成功助推中建大厦10层写字楼一次性出租长达11年,展现出超强的市场吸引力。

2.履行央企担当。深化中建大厦一楼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建设,为环卫、建筑、快递、城管、外卖员等户外劳动者群体,解决喝水、热饭、歇脚、如厕等急难愁盼问题,先后荣获贵州省城区户外劳动者综合服务站“省级示范点”、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在践行央企担当方面广受社会好评。

(2023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交流沙龙)

3.成立楼宇党委。2024年9月,公司党委联合大营路街道党工委、云岩区团委、云岩区工会及中建大厦企业代表等单位,成立中建大厦楼宇党委(功能型),以“每月一议、季度一活、每年一评”的工作机制为抓手,着力开展红色堡垒共建、引企聚才留人、党员先锋模范、红色文化唤醒四大行动。成立后,组织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才艺展示、知识抢答、过集体政治生日等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促进了楼宇企业间的交流与融合。

(2024年中建大厦楼宇党委主题党日活动)

(三)强服务,壮大楼宇经济

1.提升楼宇品质。公司党员先锋队深入楼宇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收集企业需求与建议,提升楼宇品质。从会务接待、保洁、软装服务等方面设置定制化的物业增值服务,通过增设共享食堂、提升电梯装修档次、入口闸机调整为人脸识别、优化车库品质、调整样板间等完善商务配套。同时,积极协调资源解决客户难题,塑造口碑。

2.带动商圈经济。服务中心为楼宇企业提供场地支持、创业辅导、资源链接等针对性服务,联合益田假日世界商场策划推出“520购物节—有爱在贵阳·爽购在云岩”活动,当天人流突破4万人次,销售额较日常增长14.3倍。同时在负一楼打造“中建拾光街”,一站式满足吃喝玩乐体验,为大厦白领及周边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选择,助推辖区经济繁荣和商业发展。

(抖音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启动仪式)

3.推动产业集聚。中建大厦成功吸引了包括全国首个抖音数字经济产业基地、贵州燃气、海马购等在内的一众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其中抖音基地项目带来了直播电商类企业近20家,关联的咨询企业13家,占楼宇入驻企业的3成,仅入驻的当季广告营收近20亿元,带动就业近400人,助力区域楼宇经济朝着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大步迈进。

三、取得成效

(一)深化改革成效凸显

中建大厦的成功运营,助力公司初步形成“4+N”产品业态体系(即以“商务办公、租赁住房、购物中心、酒店”为四大核心业态,公共服务运营及“街区商业、文体场馆、产业园区”等作为辅助业态综合发展),为拓展其他轻资产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公司拓宽发展空间、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推动企业“转型提质与创新发展”。

(二)品牌形象焕新升级

中建大厦通过塑强专业力、产品力、品牌力、服务力,吸引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升了行业知名度和美誉度。2024年中建大厦以优越的硬件条件、精湛的运营管理能力,获评贵阳市甲A级写字楼及绿色楼宇,更是荣获楼宇经济类最高奖项——中国楼宇经济“2024十大活力商务楼宇”。

(荣获中国楼宇经济“2024十大活力商务楼宇”)

 (三)楼宇经济拔节生长

中建大厦打破传统楼宇边界,建立起“党建引领、产业聚合、服务赋能、价值共生”的楼宇经济新范式,为其他楼宇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目前已引进企业100余家,入驻办公人群超4000人,实现了100%租售率,成为贵阳市重点打造的“亿元税收楼宇”,是政企合作招商引资、繁荣区域经济的典范,呈现入驻连续性好、产业多元化、落地成果效益好等特点。

四、总结与展望

1.党建引领是核心。在全面深化改革和企业变革图强的关键时期,探索新领域,开拓新业务,如同进入“无人区”,通常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关键时刻公司党委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将最优秀的人才输送到资产运营战线上去,团结带领运营团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主动拥抱变革,在新赛道上全速追赶、逆势突围,持续释放着“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的乘数效应。

2.多方合作是关键。在中建大厦招商运营过程中,我们始终牢记央企姓党,以属地央企的责任感、使命感,打造“央地合作”典范,始终胸怀大局,与政府部门、街道办、楼宇企业等多方紧密合作,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在企业招引、选址落地、装修维护、水电保障等环节实现无缝对接,以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益推进中建大厦楼宇经济快速发展。

3.精准服务是重点。中建大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紧扣客户急难愁盼,不断完善软硬件配套,让服务贴近人心,是提升楼宇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从政务服务到创业辅导,从活动策划到生活配套,中建大厦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满足了企业多样化需求,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中建四局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贵阳中建大厦的实践,为党建赋能楼宇经济提供了成功范例。通过楼宇党建与楼宇经济的同频共振,推动了楼宇资产的保值增值,助力企业穿越周期稳健发展。下一步,公司党委将不断把握新发展新机遇,继续谋划党业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将党建“软实力”转化为发展“硬支撑”,努力践行“让城市更宜居让生活更美好”的品牌主张。(案例研究组成员:温乾振、刘娅、周贵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