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成绩单彰显“活力中国”蓬勃生机

发布时间:2025-10-15 09:24: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车轮滚滚,串联万里山河的壮丽图景;风笛声声,奏响家国同庆的时代乐章。为期12天的铁路国庆中秋运输圆满收官,2.13亿人次旅客奔赴团圆、1.37亿吨货物保障运行,这份“硬核”成绩单生动诠释了“流动中国”的蓬勃生机。这场跨越山河的团圆之旅,展现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硬核实力,更勾勒出人文与经济交相辉映的动人画卷。

“破纪录”的运力攻坚,铸就“说走就走”的硬核底气。“2313.2万人次”创下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14196列”刷新单日运能投放纪录,这两个“破纪录”的数字背后,是日益完善的交通网络提供着强力支撑。沈佳高铁沈白段让“沈阳2小时直达长白山”成为现实,渝厦高铁将重庆黔江与中心城区纳入“一小时生活圈”,襄荆高铁为鄂西地区打开“快速通道”。这些“钢铁巨龙”的密集上新,不仅刷新着“中国速度”,更重塑着国人的出行半径。与此同时,公益性“慢火车”依然穿行在崇山峻岭间,如一条条流动的纽带,串联起沿线群众的“增收路”与“幸福路”,让铁路的温暖跨越山海,抵达每一个需要它的角落。

“向景行”的特色专列,激活“坐着火车游中国”的消费新场景。这个假期,“火车向着景区开”成为激活假日消费的“金钥匙”。从哈尔滨开往亚布力的旅游专列让游客享受“一站式”省心体验,“星光·燕赵号”开启滨海文化之旅,“熊猫专列·安逸号”探秘胡杨林金色童话,“南方列车・潇湘号”以“移动的星级酒店”模式连接南北风光。更令人振奋的是,中老铁路让游客一次行程尽览琅勃拉邦佛都韵味,中越跨境列车带旅客体验从沙巴山城到下龙湾海景的异国风情。这两条“黄金大通道”,不仅是中国铁路“走出去”的生动实践,更成为中外文化交流、民心相通的“新窗口”,让“诗与远方”在车轮的律动中完美融合。

“有温度”的服务升级,守护“美好出行”的温馨体验。如果说四通八达的路网是“硬实力”,那么无处不在的温情服务就是铁路的“软实力”。G55次列车上的中秋主题活动让旅客直呼“这趟车坐得值”,“天山雪莲服务队”为重点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长三角地区车站通宵开放让夜间候车“更从容”。电子发票全面推行让报销“更省心”,学生预约购票让求学路“更顺畅”,“一盒好饭”持续升级让旅途“更美味”。面对台风侵袭,铁路部门严阵以待,守护旅客平安;遭遇首场降雪,漠河车站及时清雪,传递北国温暖。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举措,共同构筑起旅客心中“稳稳的幸福”。

金秋时节,钢铁巨龙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它承载的不仅是亿万旅客的团圆期盼,更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当“中国路网”越织越密,当“中国服务”越来越暖,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张亮眼的运输成绩单,更是一个活力奔涌、自信开放的中国,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这是基础设施“硬实力”与人文服务“软实力”的完美融合,也是“流动中国”最生动的时代注脚。(闫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