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警社联动解民忧 温情调解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5-10-16 09:46: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电终于通了,孩子的康复仪器能正常使用了,真是太感谢社区和派出所的同志了!”10月 11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曙宏南苑小区业主潘先生看着重新亮起的电灯,紧紧握住社区工作人员的手,眼眶不禁湿润。历经两个多月的用电纠纷,在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与芜湖路派出所的联动调解下,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突遭罚单陷困境,社区介入暖人心

时间回溯到 8月,潘先生突然接到国家电网工作人员的通知,称其家中电表存在用电异常,需缴纳 2万余元罚款。这则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本就因抚养康复治疗中未成年子女而经济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我们从没做过偷电的事,怎么会有这么高的罚款?”潘先生多次与电力部门沟通无果,家中还因“欠费停电”陷入黑暗,孩子的康复治疗被迫中断。

绝望之下,潘先生萌生了搬离的念头,却与房东陈某产生新的矛盾。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上报居委会。“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必须马上行动。”社区负责人第一时间联系芜湖路派出所,启动矛盾联调机制,一场跨部门的帮扶行动就此展开。

多维联动查真相,精准施策破僵局

社区居委会与芜湖路派出所组建专项服务小组,与民警陶军、义警立即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人员不仅详细记录潘先生的家庭困难情况、日常用电习惯,还联动义警走访周边邻居,核实用电情况,同时协助调取电力使用记录和检测报告。“我们发现潘先生家用电量虽有波动,但日常用电行为并无异常,这背后可能有其他原因。”社区民政专干说道,为后续调解提供了关键依据。

考虑到潘先生的经济压力和孩子的治疗需求,社区同步启动困难群众帮扶程序,协助其申请临时救助,并联系康复机构说明情况,争取治疗方案的灵活调整。这种“调解 +帮扶”的双轨模式,既缓解了家庭的实际困难,也为矛盾化解创造了有利条件。

多方合力达共识,基层治理显效能

10月 11日,在社区的协调下,芜湖路派出所卢茂琼所长带领潘先生、房东陈某前往淝河镇电力公司包河分公司进行现场调解。社区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既向电力部门详细陈述潘先生的家庭困境,也向潘先生解读电力法规,充当起“沟通桥梁”的角色。

最终,在多方见证下,电力公司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将费用降至 5372元;房东陈某主动承担 2000元。当电表重新通电的那一刻,持续两个多月的矛盾彻底化解。

此次纠纷的解决,正是“警社共治”基层治理模式的生动实践。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也通过联动派出所、电力公司等多方力量,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下一步,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将深化“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可感。

(张帆、芜湖路街道曙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