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县和顺家园社区:“五式三卡”党员分类管理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21 09:41: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清晨的陕南山区,镇坪县曾家镇和顺家园社区,65岁的无职党员郭绪林像往常一样转悠——作为“楼长”早中晚各转两圈,成了他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在一个漫长的冬季,正是这“一转”,让他闻到了刺鼻的煤气味,及时撞开听障老人刘世明夫妇家的门,制止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煤气中毒事故;73岁的无职党员龙永东巡逻时,更是一把将即将被工程车碾压的儿童拉回安全区域……

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背后,是镇坪县推行的“五式三卡”党员分类管理在发挥作用——用“党建绣花针”穿起治理“千条线”,让党员成为“居民身边的依靠”。

党员“沉”进网格,治理“细”到家门口

作为镇坪县县域副中心建设的重点搬迁社区,和顺家园安置了“四类搬迁群众”382户1253人,针对“人员杂、难管理、难融入”的治理难题,社区党支部紧扣“五式三卡”,结合社区党员的特点,精准划分了在职、无职、流动、离退休和困难、后进等“五类党员”,分别落实“履责式”、“设岗式”、“跟踪式”、“关怀式”、“帮教式”管理要求。

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立了“党员分类与网格治理双嵌融合”机制,将15栋居民楼划分为15个网格,推行“楼长”负责制,具体负责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环境卫生监督、关爱帮扶、安全检查等6项服务内容,其中半数楼长由在职和无职党员担任,实现管理服务直达网格末梢。通过“支部设岗、党员认岗、公示定岗”程序,引导在职和无职党员亮身份、领责任、有作为。党员的“沉下去”,换来了居民的“信得过”,今年以来,网格党员收集民情线索46条,解决矛盾纠纷21起,郭绪林、龙永东的“救命之举”,让“党员楼长”成了社区最响亮的名片。

在社区困难党员柏某家中,一沓医疗单据记录着他与尿毒症抗争的艰辛。“以前特困供养户门诊费直接由医保资金报销,政策变化后需要先自行垫付5000元,这难住了我。”柏某说。

在职党员廖文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支委会商议,决定将社区筹集的部分慈善资金作为柏某的“滚动”垫付资金。“党支部就是我最坚强的靠山!”柏某激动地说。如今,廖文杰还帮助他协调了在外治疗的租房补贴,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慰问,让困难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关怀帮扶体系体现组织温度。对离退休和困难党员、流动党员分别落实“关怀式”、“跟踪式”管理,建立党员互助和党员“一对一”包抓机制。无职党员龙永东长期照顾困难党员柯遵安家庭,在职党员全春梅每月联系流动党员胡金玉,确保党员“难时有人帮、流动不流失”。

承诺“实”在行动,积分“考”出源动力

无职党员何军认领“日间照料服务岗”,承诺“关爱监测户唐某及留守老人刘某夫妇”;离退休党员赵永春认领“矛盾纠纷调解岗”,承诺“全年调解矛盾纠纷不少于3起”……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员承诺亮诺公示栏上,18名党员的2至3项年度承诺事项清晰列明——这是“五式三卡”中“承诺践诺与积分考评联动互促”机制的具体实践。

社区通过年初承诺、积分管理、年度评议“三卡”党员评议机制,推动党员管理从“软要求”向“硬约束”实质性转变。该机制充分体现了“因人设岗、因事承诺”的社区治理特色,围绕服务、安居、乐业“三个中心”分别设立了“楼长岗(单元长)”、“文化服务岗”、“日间照料服务岗”、“儿童关爱岗”、“矛盾纠纷调解岗”、“就业服务岗”等6个岗位,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

同步建立精准易行的积分量化管理体系,采取百分制积分卡制度,设置基础分与践诺分两大模块。基础分涵盖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为民办实事等6项常规内容;践诺分则依据承诺履行情况、网格治理实效予以评定,实行季度申报、核实评分和公示制度,例如“协助解决老龄群体实际困难1次计3分”“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次计5分”,让党员的“付出”看得见、可量化。

在结果运用上,年度评议以承诺完成度和积分情况为主要依据,严格评定等次,对积分高于90分且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党员优先评定“优秀”,对履诺不力党员及时谈话提醒,总分在70分以下的,纳入后进党员,启动“帮教式”管理。这种“干好干坏不一样”的机制,有效激发了党员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让党员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服务“暖”到心底,发展“赋”能新篇章

“党建引领与多元服务协同共进”机制将党员精细化管理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将“五式三卡”与社区“服务、安居、乐业”三个中心建设结合,让党员成为“发展的推动者、服务的践行者”。

在社区服务中心,聚焦“服务不细”的问题,用好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三张清单”,通过党员收集居民诉求42条,梳理形成充电棚建设、路灯改装、污水管道改造等年度10件实事,在职党员带头落实31项便民服务事项,无职党员作为“代办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办理社保、医保等业务36次。

每天清晨,在社区安居中心门前的广场前总能看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数十名居民在无职党员刘静的带领下练习太极拳。作为曾家镇太极拳协会会长和镇坪县的文化特派员,刘静认领了“文化服务岗”,将自己的特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优势。“人民群众当主角、协会社团作平台”,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刘静创编了《集体花样太极拳》《战马》《花样太极球》等50余件文化文艺作品。2022年,她带领太极拳协会参加全国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荣获“集体太极拳优秀奖”;2024年在安康高新区首届“金力源”杯荣获1金4银6铜的好成绩。

在社区乐业中心,在职党员郭秀清正在组织妇女进行电子零件制作培训。“乐业才能安居,我们要让搬迁群众有活干、有钱赚。”郭秀清说。他通过“社区工厂总部+分厂+家庭工坊”模式,带动200余人就业,还认真落实职工福利,解决吃饭、节假日关怀、儿童照料服务等问题。

如今的和顺家园,楼道里的“党员楼长公示牌”成了居民的“放心牌”,“三个中心”的“服务岗”成了“暖心岗”,社区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和顺家园社区的实践证明,以“五式三卡”为抓手的党员精细化管理,不仅让党员“动起来”,更让治理“活起来”——当党员从“名册”走进“生活”,当治理从“顶层”落到“基层”,搬迁社区的“融进去”就有了最坚实的支撑。未来,和顺家园将继续深化“五式三卡”机制,让“党建温度”变成“居民幸福度”,让“搬迁社区”真正成为“幸福家园”。(镇坪县曾家镇人民政府: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