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国重器领悟干部的“实干担当”

发布时间:2025-10-22 11:48: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核聚变研究再攀高峰、光热储能技术实现关键突破等等,这些“大国重器”的突破,不仅标志着我国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其背后科研团队展现的实干劲头与攻坚思路,也给新时代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划出了清晰的行动参照。

以“铁肩担重任”的魄力直面挑战,拒绝“躺平”心态。面对挑战敢不敢扛事、愿不愿碰硬,是检验干部成色的“试金石”。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外部技术封锁和内部薄弱基础,老一辈石油人喊着“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号子,硬是在荒原上垒起了工业骨架。如今我们虽手握诸多“重器”,但外部技术制约仍未消除,内部改革也步入深水区,就更要把先辈那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捡起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像科研团队攻克技术瓶颈那样,主动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里敢接“烫手山芋”,在产业升级的“持久战”中能解“卡脖子”难题,用铁肩膀扛起硬责任,以实实在在的担当为发展破局。

以“毫厘求精准”的作风狠抓落实,摒弃“敷衍”作风。“大国重器”的铸造,离不开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核聚变装置核心部件的误差被锁在2毫米内、光热电站的定日镜追光时毫秒不差,这份“抠细节”的较真,也正是干部履职的标杆。政策制定要沉到一线,把情况摸清、问题找准,确保措施切合实际、呼应民生;推进工作也要细化清单、明确节点、压实责任,像科研人员记录数据那样细致,才能杜绝“雨过地皮湿”的形式主义;在服务群众时更要揣着“同理心”,办社保时多解释一句政策,解纠纷时多站在群众角度想一步,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真正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夯实根基,力戒“短视”心态。真正的担当,从来不是只做“显眼活”,更要有敢啃“打基础”这块硬骨头的魄力。在核聚变研究里,有人青丝熬成白发,也未必能等到能源商用的那天,这种甘于“栽树”、不求“乘凉”的境界,恰恰是干部应有的胸襟。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需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绩观,既要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这样看得见的“显绩”,更要干人才培养、生态保护、乡村振兴这类利长远的“潜绩”。像塞罕坝建设者般,以“一代接着一代干”的执着,一茬茬深耕、一步步推进,用“钉钉子精神”将宏伟蓝图转化为现实,为民族复兴筑牢坚实根基。

重器无声,实干有痕。我们虽未直接参与科研攻关,但那份面对难关的担当、狠抓落实的匠心、甘于奠基的胸襟,正是我们破解工作困局不可或缺的实践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应把这份“实干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既是对科技成就的最好致敬,也是迈向未来征程的最坚实脚步!

(广南县纪委监委:罗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