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一肩挑” 激活乡村振兴“廉动力”

发布时间:2025-10-22 11:48:42 | 来源: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村级“一肩挑”人员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其权力运行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党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基层干部责任日益加重,面临的廉政考验也更加严峻。因此,必须强化对“一肩挑”人员的监督管理,通过织密制度笼子、创新监督方式、筑牢思想防线,多管齐下,确保“领头雁”飞得高、飞得稳,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而坚实的“廉动力”。

明晰权责边界,规范权力运行。权力缺乏边界必然导致滥用,责任不明则易产生推诿。对“一肩挑”人员而言,清晰的权责界限是规范用权的基础,也是防止权力越界的关键。为此,要全面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详细界定“一肩挑”人员在重大决策、三资管理、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等重点领域的职责权限与运行流程,制定履职责任清单、风险防控清单和负面行为清单,实现权力运行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同时,健全村务公开机制,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织密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监督是确保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障,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极易走向异化。当前基层监督仍存在力量分散、覆盖不全等问题,要整合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建立以纪检监察机关为牵头,职能部门协调配合,村务监督委员会共同参与的联动监督机制。推行片区协作与交叉检查等方式,有效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加强日常监督,通过专项检查、随机抽查和走访调研等形式,实现对“一肩挑”人员履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此外,更应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建设基层“小微权力”智慧监督平台,对村级事务特别是三资管理开展动态监测和智能预警。

强化教育管理,筑牢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部分基层干部出现廉洁问题,往往始于思想防线的松懈。要把“一肩挑”人员纳入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党纪法规和廉洁从政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其政治素养与履职能力。创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资源,通过组织旁听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同时,建立健全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上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应定期开展廉政谈话,及时提醒、纠偏防错,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规范“一肩挑”人员用权行为,需要制度建设、监督执纪、教育管理协同发力。只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监督如影随形,使廉洁成为自觉,才能真正管住“一肩挑”权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

(马关县纪委监委: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