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电子信息产业园:以青春赴使命,用实干绘答卷
发布时间:2025-10-23 15:20: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招商引资是区域竞争的“主战场”,而招商干部,则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徐萌,泰州电子信息产业园管理办公室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他步履不停,用脚步丈量产业脉络;他真诚服务,以诚意叩开合作之门;他实绩为证,用成果为“担当”写下生动注脚。
“勤学善思”强担当根基

担当不是蛮干,需要依托于深厚的专业素养,唯有能力打底,方能精准施策,让担当落到实处、行稳致远。
招商干部要扛起“引项目、促发展”的责任,首先得“知己”——把本地产业底数、资源优势搞清楚,这是精准招商的前提。刚接触招商时,他没有“等靠要”,而是主动补短板。培训课上专注记录产业政策、安环要求,遇到不懂的就追着领导同事问细节;从参与编制产业图谱、绘制招商地图起步,一点点吃透本地产业链条、企业需求,把“资源盘得清、需求听真切、服务做到家”作为工作硬标准。
为了让“知己”更扎实,他常利用出差间隙走访园区及全市的龙头企业、配套厂商,按产业链条分类梳理;拿到项目信息后,精准匹配本地上下游应用场景,确保项目与产业发展适配。两年间,他和团队围绕新能源、通信设备、智能互联等领域,完成项目研判报告30余篇;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5G通信等重点产业及AI算力等新兴、未来产业,累计形成产业动态分析17期。这些扎实的“功课”,为后续招商精准发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迎难而上”展担当本色

招商路上从无坦途,越是复杂的形势、难啃的“骨头”,越能体现干部的担当。
招商干部的担当,是“抓机遇的敏锐、破难题的智慧、能承压的韧性”,更是“读懂企业需求”的同理心。负责区域招商时,他总站在企业角度思考“企业为何外迁?园区能否满足其空间、政策、人才需求?”为了精准对接,他把每一次与企业交流都当作“责任考场”——既展现园区区位、潜力等优势,更用真诚赢信任,因为他知道,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园区形象,唯有真心实意,才能打动客商。
招商以来,他经历过不少“难”。雨天在企业门口等1小时却遭拒绝,高温天一日奔三城的疲惫,多数项目信息止步于落地前的挫败……但他从没想过放弃。园区领导说“招商要能吃苦”,他把这句话记在心里,把每一次挫折都当作“成长课”——复盘总结经验,调整方法再出发。面对规范要求提高、经济形势多变的挑战,他主动调整工作方式,但“以项目谋发展”的初心从未变,他坚持认为“变的是方法,不变的是责任,只要能为园区引项目,再多困难都值得。”
“紧盯实干”亮担当实效

对招商干部而言,签下项目不是终点,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才是真正的责任。
在招引总投资超5亿元的亨科新材料项目时,他用“紧盯不放、一跟到底”的实干,交出了一份担当答卷。起初,该企业在半导体行业话语权强、对接者多,对他并不理睬。但他没有退缩,秉持“引资先引人,引人先引心”的思路,拜访多一分热情、接待多一分细心、沟通多一分专业,用尊重与重视赢得企业认同。
面对项目落地中的多方博弈,他既守住政策底线、坚持质效要求,又拿出“不放弃”的韧劲,最终在多地竞争中突围——从获取信息到签约仅用3个月,项目更成为园区半导体耗材制造领域首个项目。签约不是终点,服务更是关键。签约后,他又主动扛起“服务员”责任,联动园区部门为项目提供“管家式”服务,从咨询、审批到建设、开工,全程跟踪协调,这份“从招引到服务”的闭环,正是他用实干诠释担当的最好证明。(泰州电子信息产业园/图:林智文;文:郭耀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