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团建”视角下煤矿企业青年思想引领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5-10-24 10:13: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青年职工作为煤矿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其思想状态、价值取向与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新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智能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同时,行业本身所具有的高风险、高负荷、高责任的特性,对青年职工的思想定力、安全意识和奉献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形势下,加强青年思想引领,筑牢青年思想根基,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坚持“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带动共青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做好煤矿企业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核心抓手与根本路径。

“党建带团建”关键在于“带”,核心在“建”。煤矿企业党委需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整体格局,实现同规划、同部署、同考核,形成党团共建、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

一是聚焦思想共建,筑牢信仰之基。党委应指导团委,充分挖掘和利用煤矿行业特有的红色资源与奋斗历史。例如,组织开展“矿山英烈故事分享会”、“老矿工讲奋斗史”、“走进矿山纪念馆”等特色主题活动,将爱党爱国爱企教育融为一体。通过讲述几代矿工为国奉献、为矿拼搏的感人事迹,让青年职工在历史的回望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刻理解“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矿山精神,从而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二是强化组织共建,夯实队伍之本。规范共青团组织建设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党委需严格指导并监督团委按期、规范换届,选优配强团委班子。要特别注重将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青年党员吸纳进团委委员队伍,优化团干部结构,实现“党员带团员,骨干带青年”的传导效应。同时,在井下一线、生产技术关键部门等建立或巩固团支部,确保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无死角,为思想引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是推动作风共建,传承责任之魂。煤矿企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安全文化与廉洁文化。党委应组织优秀党员、劳动模范、安全标兵等成立宣讲团,深入青年群体,宣讲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操作规程的严肃性以及“安全为天”的文化理念。通过党员现身说法,将抽象的安全规定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案例,强化青年的安全红线意识与责任担当。同时,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引导青年在物资管理、经费使用等环节守住底线,营造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

通过系统化的“党建带团建”实践,煤矿企业的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成效正逐步显现。首先,青年的安全生产意识显著增强。青年职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主动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其次,青年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深厚。通过思想共建活动,青年更加理解企业的历史与愿景,主人翁意识得到激发。据部分企业开展的青年思想动态测评数据显示,青年职工对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提升了约15%,参与团组织活动的平均参与率稳定在90%以上。青年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已成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推动技术革新的中坚力量。

总而言之,“党建带团建”是凝聚矿山青年力量、激活企业内生动力的一把金钥匙。它成功地将党的政治引领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将团的组织活力转化为青年的奋斗动力。面向未来,煤矿企业应持续深化这一机制,不断探索党团共建的新载体、新方法,推动思想引领工作更贴近青年、更融入中心、更富有成效,从而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长治久安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李瑞雪、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