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背景下煤矿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探索

发布时间:2025-10-24 10:13: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当前,以“95后”、“00后”为主体的新一代煤矿青年,是名副其实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习惯于指尖阅读、视觉传达、互动交流,这对传统主要依靠文件传达、集中开会、课堂讲授的思政工作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出现了“话语体系不合拍”、“渠道通路不畅通”、“供需对接不精准”等适配性问题。与此同时,煤矿智能化建设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势而为,主动拥抱数字技术,以“数字赋能”实现其自身的转型升级与效能革命。

数字赋能思政工作,绝非简单地将线下内容照搬到线上,而是要在内容、渠道、服务三个层面进行系统性重塑。

一是推动内容创新,实现“精准滴灌”。摒弃长篇大论、晦涩难懂的文本,善于将煤矿安全法规、党建理论要点、企业核心价值观等,转化为青年喜闻乐见的微动漫、短视频、H5互动页面和可视化图表。例如,制作“三分钟读懂新安全生产法”系列动漫,用虚拟形象演绎井下违章操作的严重后果,使严肃的教育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和记忆,提升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二是拓展渠道矩阵,构建“云端社区”。充分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内部学习平台等,打造思政工作的新媒体矩阵。开展“青年说安全”主题直播,邀请技术大拿、安全标兵在线互动答疑;举办“党史知识线上擂台赛”、“安全规程闯关答题”等,利用游戏的竞争机制激发参与热情。通过这些方式,将思政工作的场域延伸至青年的移动终端,构建一个永不下线的“云端团支部”。

三是聚焦服务升级,践行“以青年为本”。数字化的核心是“连接”与“响应”。应搭建数字化的青年诉求响应平台,青年可以通过匿名或实名方式,随时反映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困难与建议。团组织通过后台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把握青年的思想动态和普遍诉求,并联动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青年推送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课程、技能培训信息,实现从“泛化教育”到“精准服务”的转变,增强青年的获得感。

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内容导向风险,必须坚持“内容为王”,确保网络阵地上传播的信息符合主流价值观和企业安全文化,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二是形式主义风险,避免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确保线上活动有实效、线下有支撑,防止“线上热热闹闹,线下冷冷清清”。此外,必须强化团干部的数字素养,通过培训提升其新媒体运营、数据分析与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数字政委”。

数字赋能,为煤矿企业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打开了新的“矿藏”。它不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更是工作理念、体系和能力的全面升级。通过这场深刻的转型,思想政治工作将变得更智能、更贴心、更有力,能够真正融入青年、引导青年、赢得青年,从而为煤矿企业凝聚起一支思想先进、技能精湛、充满活力的青年队伍,为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人才支撑。

(李瑞雪、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一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