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大祥区西直街小学开展“聚焦科学素养,赋能专业成长”科学常规比赛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4 10:13: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秋日风清,教研正浓。当最后一声探讨的回响消散在走廊,当获奖者的笑容在镜头前定格成永恒,我们从10月9日至10月16日开展为期8天的小学科学常规课竞赛,也在一片智慧与收获的暖意中,圆满落下了帷幕。

10月21日9:30我们在大会议室举行了隆重的“讲座、点评、颁奖”仪式。学校领导评委、科学专家邓彬妮同志、全体科学老师齐聚一堂参加活动。这是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跋涉,一场从耕耘到收获的美丽旅程。我们以“讲座”为舟,扬帆起航;以“课堂”为田,精耕细作;以“点评”为镜,明晰得失;最终,在“颁奖”的荣光里,采撷硕果。此刻,让我们共同回顾这段精彩时光,将那些闪光的瞬间,凝结成永恒的记忆。

这14堂课整体做到了:理念先进,注重素养:多数课程超越了知识灌输,注重科学探究过程与思维方法的培养,着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情境创设,激发兴趣:教师们巧妙利用生活场景、故事或疑问导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为本,学生主体:课堂普遍设计了丰富的动手实验和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成为课堂的主角。融合技术,优化教学:数字化工具、模拟实验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娴熟,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与互动性。

在“讲座、点评、颁奖”仪式活动开始后,校领导分别致辞,高度肯定科学赛课对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推动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寄语学校科学教育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进阶。

西直街小学总支书记曹玉宝首先感谢了科学专家邓彬妮同志对学校科学教育的指导,并通过观察科学课堂指出学生对科学实验非常感兴趣,这表明科学课在教学中有着独特魅力。他还提到,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方式,并提倡各学科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强调科学教育在学校整体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西直街小学校长童晓光在发言中表达了对14位参赛老师卓越表现的肯定,并强调了科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上的重要性。他希望老师们能持续将科学竞赛中的专业精神和团队合力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专家讲座点评环节,科学专家邓彬妮同志围绕“立足儿童立场,构建素养导向的科学课堂”主题开展引领性讲座。儿童立场是科学教育的基础,意味着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并利用他们的前概念进行教学。素养导向则是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和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科学专家邓彬妮同志结合赛课案例深入剖析科学教学的实践路径,为教师们带来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专业指导。她指出多位教师在授课中体现了儿童立场,如尹梦娇老师创造性地使用地形标志绘制方式吸引学生兴趣。此外,还有许多教师充分准备了教学器材,这些都极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落实儿童立场需要教师首先看到学生和他们的前概念,教学内容应基于学生的认知展开。同时,教师要关注并满足儿童的时间需求,确保课堂中自主性活动占据足够时间,并且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以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

评委代表刘勇老师则从专业角度对本次赛课进行精彩点评,肯定了参赛教师的教学创意与课堂实效。刘勇老师还和老师们分享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提升多学科教学效果和人工智能如何帮助教师制定检查方案来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目标等方面。

接着颁奖典礼有序进行,对在科学常规赛课中表现优异的教师进行表彰,现场掌声不断。

尹梦姣、廖慧灵、夏芬老师荣获特等奖,学校总支书记曹玉宝、学校校长童晓光为获奖教师及指导老师颁奖;杨乐琪等11位老师荣获一等奖,学校四位副校长陈伟斌、马富君、徐素梅、郭金宝为一等奖老师颁奖,这份荣誉是对教学深耕的最好肯定。

最后,郭金宝副校长做活动总结发言,对参赛青年教师的表现表示祝贺和肯定,认为他们在课堂上展现了活力、创新和探究共处等特点,是科学教育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希望他们能将此次竞赛作为成长起点,不断学习、反思和超越,同时学校将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和持续支持,助力青年教师发展成为教学艺术的追求者和学生探究的引导者。

终点亦是起点,让科学之树常青。活动有终结,但探索无止境,本次“讲座·点评·颁奖”一体化活动,为我们的小学科学教育画下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分号,而非句号。它让我们更加坚信:科学的魅力,不在于高深的理论,而在于每一次亲手触摸的感知;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每一个思维火花的点燃。

愿我们将这次的收获与感动,化为日常教学中一点一滴的实践。让我们继续做孩子科学道路上的点灯人,用心守护他们的好奇与梦想,让科学的种子在西直街小学的沃土上,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供稿单位:邵阳市大祥区西直街小学/作者:夏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