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县叠溪镇牛尾村:奏响“三部曲” 唱亮乡村振兴“幸福歌”
发布时间:2025-10-24 10:54:5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作为羌族多声部文化的发源地,牛尾村依托独特羌文化基因,以风情民俗与原始建筑风貌为核心载体,用羌红编织幸福生活,用多声部唱响振兴乐章。在培育文旅产业、弘扬文化新风、深化德治善治的实践中,全力打造立体式羌文化体验与生态康养旅游示范村。

山水生金,羌寨吃上“生态饭”。走进牛尾村,仿佛步入立体画卷。山脚下,300亩油菜花海金浪翻滚;半山腰,石木羌寨错落有致;山顶牧场,牦牛悠闲觅食。村民们笑着说:“现在我们这儿,春看花、夏避暑、秋摘果、冬赏雪,一年四季都是好光景。”村里巧打“生态牌”,把田园风光变成“聚宝盆”。连续3年以油菜花节为载体,组织文化惠民演出、花田摄影打卡、铜锅坝坝宴等特色活动,节庆期间游客挤满了小山村,“铜锅坝坝宴摆了三天,羌歌唱了三天,我们的土特产也卖空了!”村民王大姐喜笑颜开。5户示范民宿更是“一房难求”,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就端起了“旅游碗”。


古韵新声,非遗传承“文化香”。傍晚的村文化广场,年迈的非遗传承人正手把手教年轻人吹奏羌笛。“以前担心这门手艺要失传,现在好了,年轻人抢着学!”如今,村里挖掘培育了各级非遗传承人12人、非遗文化项目6类,通过“老带新、传帮带”培养机制,青年传承人队伍正逐渐壮大,非遗文化在代际传承中焕发新生机。村党支部尤书记深有感触:“文化是咱的根,既要传下去,更要用起来。”他们不仅把老寨子原汁原味保护起来,还建起村史馆、文化长廊,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更记得住乡愁”。现在的牛尾村,羌笛声声入耳,羌红处处飘扬,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同心共治,和美乡村“润心田”。“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众人办。”自村里推行“羌山议事堂·有事来协商”以来,大家积极献良策、出点子、谋思路,形成了“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的治理格局。村里还建立了“法律明白人”常态化服务机制,定期开展“法治赶场”“以案释法”等特色讲座和“家门口”法律咨询活动,通过双语普法手册、编排法治情景剧等鲜活形式,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提升了法治素养。“现在我们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邻里之间和和气气。”村委会主任自豪地说。村里组建了一支特殊的“和事佬”调解队伍,在这里,乡贤、退役军人、德高望重的老人都是调解能手,精准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利益诉求等问题,和谐新风浸润了整个乡村。
如今的牛尾村,村集体经济“钱袋子”鼓起来了,村民“脑瓜子”富起来了,古老羌寨焕发新生机,自2009年10月建成原生态羌族旅游村并正式对外开放以来,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这个位于茂县北端叠溪镇境内岷江西岸,平均海拔2350米的村寨,正用自己铿锵有力的步伐,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踏歌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