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 “次卡” 暖民心 湾区通勤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10-24 13:28: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当清晨的复兴号穿梭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一张小小的高铁“计次票”“定期票”,正悄然改变着千万人的出行方式。广铁集团推出的这一创新票务模式,以灵活的选择、实在的优惠和便捷的服务,为深圳出发的跨城出行人群送上“民生礼包”,更在铁轨之上铺就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加速跑道。
精准施策,破解通勤商旅痛点。在广深港高铁、厦深高铁等热门线路上,“朝出晚归”的跨城通勤族和频繁往返的商务人士曾面临购票繁琐、成本偏高的困扰。如今,90日内可乘 20次的计次票适配每月出行 3-5次的商旅客,30日内可达 60次的定期票则精准对接每日通勤需求,形成“频次适配需求”的科学供给体系。对每日往返广深的上班族而言,定期票让单次成本从 74.5元降至 50.6元,每月最多可节省 1434元;潮汕特产生意人凭借定期票,三个月省下的费用足以覆盖两箱牛肉丸成本,这种“多坐多省”的梯度优惠,真正实现了民生福利的精准滴灌。
科技赋能,重塑出行服务体验。购票环节,12306App首页的显眼入口让操作一目了然,无需反复查询车次;乘车时,身份证直刷进站取代了纸质票兑换,省去额外手续;突发情况时,免费改签、未启用自动退款等功能,更彰显服务的灵活性。这种“全流程数字化”的服务模式,不仅契合了当代旅客的便捷化需求,更以技术创新降低了出行的时间成本,让跨城出行像乘坐地铁一样轻松,为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注入了实质内涵。
织密网络,助力区域协同发展。目前,该票制已覆盖广深港高铁、京港高铁昌深段等 12条重点线路,连接穗港赣潮四大经济圈,形成辐射大湾区、联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交通网络。在深汕合作区建设提速、大湾区人才流动加剧的背景下,便捷的票务服务降低了要素流动成本,促进了城市间的资源互补与产业联动。数据显示,仅广铁管内相关线路就已累计服务旅客超 3741万人次,这组数字的背后,是人才、资本、信息的加速流通,是大湾区“互联互通”从规划到现实的生动实践。
从票务创新到民生改善,从服务升级到区域赋能,高铁计次票、定期票的推出,彰显了铁路部门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更体现了国企担当的民生温度。随着后续线路的持续拓展和服务的不断优化,这些小小的“出行凭证”,必将成为串联城市活力、凝聚湾区合力的重要纽带,让每一次出发都更具价值,让每一段旅途都满载希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轨道动能。(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