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机器管招投标”深化自我革命 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发布时间:2025-10-27 09:45: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要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畅通。湖南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机器管招投标"改革为突破口,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在工程建设招投标这一腐败易发多发领域实现系统性重塑,为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重要实践路径。

一是以制度统一深化治理变革,破除行政壁垒。“机器管招投标”改革以制度统一为突破口,率先在全国出台《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模块化招标文件范本框架导引及编制导则》,首次在省级层面实现对七大行业、六类工程范本的统一规范编制,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九龙治水"问题。通过“省建市用”模式,将标准化范本内嵌于交易系统并部署至全省各市州,形成了“全省一张网”治理格局,破除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改革实施后,招标文件编制周期缩短90%,投标文件编制周期缩短70%,充分展现了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

二是以技术创新驱动权力重构,规范市场秩序。“机器管招投标”以技术创新驱动监管创新,自主研发包括主体库、招标系统、评标系统等在内的六大系统,设置牵引指标,采用模块化智能装配模式,搭载万余条逻辑规则,构建了贯穿从项目立项至合同履约的交易全场景数智化治理体系,全面革新交易运行模式、交易规则和监管方式。这一改革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了权力运行机制的深刻变革,将传统模式下容易产生腐败的自由裁量权转化为系统预设的刚性规则有效杜绝交易项目中的人为干预,实现了省委要求的“打不了招呼、打了招呼也没用”的目标。

三是以公平竞争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机器管招投标”通过科学配置影响评分因素的资质、业绩、奖项等,严格对标国家要求,合理设置准入门槛,取消一般性行业奖项加分,让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都有公平参与竞争的机会。创新设置“六随机五区间”的报价模型,增加博弈对冲空间,防止围标串标,打破了以往存在的"玻璃门""旋转门"现象,有效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改革实施以来,与传统项目相比平均投标家数增长195.6%,平均节支率增长201.2%,民营企业中标率提升8.85%,“大型企业有优势、中型企业有奔头、小型企业有希望、民营企业有活力”的良性生态圈正在形成,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

四是以信用体系夯实治理根基,提升治理效能。配套出台《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对投标人、代理机构、评标专家等主体的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行业禁入,依托全省统一信用信息平台实现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全程可溯、全省互认。创新建立“红黑名单”管理制度,完善回访机制、线索核查机制和举报奖励机制,强化标后行为管控,构建全周期履约管理体系。信用体系建设不仅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更在价值层面推动了诚信文化的培育,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了制度保障。系统运行以来,通过强化标后行为管控,有效防范了违法违规行为向后端转移的风险,实现了招投标全链条的闭环管理。

湖南省“机器管招投标”改革以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勇气,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有效破除了市场壁垒,规范了市场秩序,打造了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后续湖南还将继续完善制度体系,强化技术支撑,为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南智慧和力量。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党校2025年秋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三班 曹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