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进机关,这场讲座“典”亮生活
发布时间:2025-10-27 14:53: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高空抛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遇到‘AI换脸’诈骗怎么办?”
“离婚冷静期,你真的了解吗?”

近日,淮安区法院走进区委政法委,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法典普法讲座,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为机关同志们带来了一堂“料”足味美的法律大餐。此次活动旨在将法律知识送到干部职工身边,为法治机关、服务型政府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大家好,今天我可不是来开庭的,是来给大家送‘法律干货’的!”区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丁迅一改平日的严肃,用幽默的开场白瞬间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讲座中,丁迅结合自身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摒弃晦涩的法条宣读,聚焦与机关工作、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核心内容,对民法典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从我们一生的“关键节点”说起:“从呱呱坠地到颐养天年,《民法典》就像一位全方位的守护者。胎儿可以继承遗产,八岁的孩子‘打酱油’受法律保护,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从摇篮到轮椅’的终身护航。”
讲到电信诈骗时,丁迅提醒:“现在骗子会用AI换脸冒充你的领导视频通话要求转账。遇到这种情况,记住三步:一核实、二报警、三提醒。民法典保护你的肖像权,也提醒你保护好个人信息。”

在互动答疑环节,现场气氛活跃,大家纷纷就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涉及合同纠纷、隐私权保护、未成年人监护等法律困惑踊跃提问。丁迅耐心倾听,逐一进行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提供了清晰的法律分析思路和处理建议。
大家纷纷感慨道:“原来法律可以这么接地气!法官讲的都是我们生活中真能用上的‘干货’,这下我也是半个‘法律明白人’了!”
此次“送法进机关”活动,犹如一场法治“及时雨”,用最生动的方式,将民法典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机关干部心中。下一步,淮安区法院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让法治阳光,“典”亮千家万户。(供稿:淮安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