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和区试点引领 智融跨域 河北国培小学语文辅导提质
发布时间:2025-10-28 10:08: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邢台市南和区“国培计划(2025)”后期跟踪辅导纪实
为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教师专业发展深度融合,邢台市南和区作为河北省“国培计划(2025)”—中西部骨干项目试点县,于2025年10月22日在新区小学启动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后期跟踪辅导。本次辅导以“技术融合 +研课改进”双驱动为核心,聚焦跨学科、跨学段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精准破解教学实践难题,为全省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和经验”。全区120名小学语文县级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在专家引领下淬炼教学本领,推动国培成果从“理论学习”向“课堂实效”全面转化,解决教学实践难题。

一、指导思想:锚定核心素养,构建三维融合新生态
本次后期跟踪辅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围绕“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素养提升”双主线,构建三大维度融合的教学新生态。在学科维度,坚持“语文为根、多科协同”,避免跨学科教学中语文本体知识弱化;在学段维度,适配低中高学段学生认知规律,实现教学方法与AI工具分层应用;在技术维度,以人工智能为支撑,推动教学流程智能化、教学评价精准化。通过三者有机融合,打造“技术赋能、学科互通、学段衔接”的教学新生态,助力骨干教师成长为“懂技术、善融合、能创新”的新时代教育实践者,最终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政策依据:紧跟时代导向,夯实培训实践根基
本次辅导严格遵循多项国家及省级教育政策要求,确保培训方向不偏、实效不虚。依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相关部署,聚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整合,提升教师数字教学能力;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学习”“综合性学习”等要求,强化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协同育人功能;参照“国培计划(2025)”中西部骨干项目实施方案,突出“问题导向、成果转化、长效赋能”的培训原则。同时,结合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以试点县建设为契机,探索县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创新路径,为全省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实践样本。

三、跨学科学段融合:搭建协同育人,贯通式教学桥梁
本次辅导中,赵培基老师以《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深化》为主题,构建“四环节实践模板”,实现跨学科与跨学段的有机贯通。在跨学科融合方面,坚持“目标导向、语文为主”的原则,通过“情景导航—语文扎根—协同开花—生活落地”的闭环设计,让语文与美术、科学、数学等学科深度联动。如低年级“校园植物观察记”,融合科学观察,语文表达,美术绘画,实现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跨学段衔接上,针对低中高学段语文核心能力的不同要求,优化跨学科教学策略。低年级聚焦“汉字演变+历史故事+书法艺术”跨学科活动;中年级侧重“课文+科学+创意”;高年级强化综合运用能力,推出“名著+实践+写作”跨学科任务。通过分组设计、案例拆解等形式,骨干教师掌握了“学段适配、学科协同”的教学方法,明确了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边界,有效打通了“理论—课堂—生活”的教学壁垒。
四、人工智能赋能:打造精准高效,智能化教学新范式
刘振生专家针对教师在AI应用中“工具使用不熟练、场景适配不精准、效果评估无方法”的三大痛点进行靶向指导,让 AI深度服务教学。在工具实操层面,重点讲解 Deepsk平台、课件制作工具、数字人搭建等,通过“一对一演示+共性问题集中讲解”,帮助教师掌握动态笔画、古诗语音语调调整等技能。同时补充AI工具应急方案,应对网络卡顿、功能失效等突发情况。
在场景适配方面,结合跨学科、跨学段教学需求,指导教师运用AI优化学情分析、作业批改、课堂互动三大高频场景。低年级用AI生成趣味识字课件;中年级用AI批改定位阅读题错误,高年级用AI组织跨学科辩论,提升课堂参与度。此外,针对豆包等助教工具的深度应用,刘老师指导精准设定豆包等工具提问指令,如“设计五年级‘缩写课文’分层练习”“解析《圆明园的毁灭》历史背景拓展思路”等,帮助教师高效获取适配不同学段、不同跨学科场景的教学资源与方案,避免“指令模糊导致结果无用”的问题,让AI赋能教学全过程。
五、试点成效显著:淬炼骨干队伍,输出南和实践样本
南和县作为河北省“国培计划(2025)”中西部骨干项目试点,通过本次后期跟踪辅导,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师能力提升方面,120名骨干教师掌握跨学科、跨学段教学方法,提升AI应用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和教学需求,设计“AI+跨学科”的优质教学方案。在成果转化方面,形成“成果复盘—问题攻坚—经验推广”机制,参训教师将国培所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打造了一批“技术精湛、融合创新”的示范课例,为区域语文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
在试点引领方面,南和区探索出“政策引领+专家指导+实践打磨+长效保障”的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模式,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和经验”。通过聚焦跨学科、跨学段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有效破解了县级教师培训中“理论与实践脱节、技术应用落地难”的共性问题,为全省乃至全国中西部地区县级骨干教师培训提供了宝贵借鉴。参训教师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辅导为契机,发挥骨干辐射作用,带动身边教师共同成长,推动区域语文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六、长效发展展望:持续深化改革,筑牢教育提质根基
此次后期跟踪辅导作为南和区“国培计划(2025)”的收尾环节,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下一步,南和区教师发展中心将以试点县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在培训机制上,建立“前期集中培训+中期精准辅导+后期跟踪反馈”的全周期培训体系,动态解决教师教学实践难题;在资源建设上,整合本次辅导中的优质课例、AI工具应用指南等,搭建区域共享平台;在辐射带动上,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跨学科教学研讨”等活动,推动国培成果在全区小学语文学科全面落地。
同时,南和区将继续探索人工智能与跨学科、跨学段教学融合的新路径,加强与省内外教育专家的合作交流,不断优化培训内容与方式,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为河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和力量,让试点县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凸显。(徐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