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建邺区文体社区:“鲁班文化”浸润儿童友好街区
发布时间:2025-10-28 10:08: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南京建邺“南湖记忆”儿童友好街区,“鲁班工坊小木匠”木文化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本次活动由建邺区莫愁湖街道妇联、文体社区妇联联合青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共同组织,以“品建筑古韵,承匠心巧思”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儿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体验匠心精神。

博士开讲:鲁班故事激活千年工匠精神
本次活动邀请了南京十朝历史文化陈列馆馆长、江苏省优秀阅读推广人孟琦博士作为主讲人。孟博士以生动的语言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鲁班生平故事分享。鲁班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与工艺的代表人物,其发明创造和所代表的“工匠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孟博士详细讲述了榫卯结构、鲁班锁等传统技艺背后的智慧与巧思。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惊叹声,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工匠对话。
探秘古建:从皇宫到民居的文化解码
活动中,孟博士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建筑的知识。他从中国传统建筑的悠久历史讲起,介绍了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到江南水乡的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到雪域高原的寺庙等不同类型建筑的特点。结合南京本地的建筑瑰宝,如朝天宫古建筑群、南京明城墙、鸡鸣寺等,孟博士让孩子们感受到传统建筑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世代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互动,踊跃提问,展现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浓厚兴趣。

榫卯奇遇记:小手拼出传统工艺大乾坤
讲座结束后,孩子们迎来了最期待的互动体验环节——“榫卯拼接+鲁班锁互动”。在孟博士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亲手尝试拼接榫卯结构和鲁班锁。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独特的工艺,无需钉子,仅靠木头之间的凹凸结构相互咬合,便能搭建出稳固的建筑。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技艺的精妙,更体会到了其中蕴含的智慧与匠心。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榫卯结构太神奇了,不用钉子也能把木头拼在一起,古人真厉害!”

种下传承:文化自信生根友好街区
本次活动是“南湖记忆儿童友好街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文化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文体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让传统建筑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更让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体验式学习比单纯看书更有意义。”一位家长说道。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希望今后能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继续探索中国传统建筑的奥秘。
(南京市莫愁湖街道文体社区 图文:蔡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