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写担当 九九重阳敬老情

发布时间:2025-10-30 09:39:0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个满载敬老情、传承中华美德的节日里,我们不仅要向老年人致以节日的问候,更要致敬那些在岁月长河中始终坚守担当、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奉献光热的老同志。他们用一生的实践书写了“担当”二字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鲜活的榜样。在重阳佳节之际,回望老同志的奋斗历程,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既是对敬老传统的传承,更是共同谱写更加绚丽精彩的新篇章的重要力量。

致敬科研战场“不老松”,以执着坚守诠释担当。在科研领域,许多老同志用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为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带领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即便到了晚年,他依然关注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多次深入科研一线指导工作。黄旭华同志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科研工作者的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在工作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以“钉钉子”精神钻研业务,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要主动深入工作一线,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参与专项培训、与同行交流研讨等方式,持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致敬基层一线“不倒翁”,以无私奉献书写担当。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许多老同志扎根基层,用无私的奉献架起了党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退休医师王玉凤,作为本年度“最美医生”荣誉获得者,以近40年深耕儿童精神卫生领域的坚守,诠释了医疗战线老同志的卓越担当。年近八旬的她退休后仍保持着高强度工作节奏,原本每周两个上午的门诊,因耐心解答患儿疑问、细致指导家长,常常延长至全天。王玉凤医生用“总跟孩子们在一起就年轻”的热忱,践行着医者的初心使命。党员干部要学习她“拓荒破壁、薪火相传”的奉献精神,把专业精进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要建立“本领提升清单”,潜心打磨专业能力,借助“一线实践+成果共享”扩大服务效能,在民生领域的“空白地”勇挑重担,用专业力量回应群众期盼。

致敬文化传承“老匠人”,以坚守创新延续担当。在文化传承领域,众多老同志像“老匠人”一样,默默坚守,不断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传承人吴水根,以四十余载匠心坚守,让苗族银饰这一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异彩。面对现代审美冲击,他大胆创新,将苗族图腾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推出的“百鸟衣银饰套装”等系列作品,让传统技艺走进国际时尚舞台。此外,他免费培养300多名学员,带动20多个村寨发展银饰加工产业,实现了“非遗传承+产业富民”的双赢。吴水根用“银匠的责任就是让老手艺活起来”的信念,诠释了文化传承者的使命担当。党员干部既要学习他“守正创新、赋能民生”的精神,更要传承他们担当精神,以老同志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不断学习进步,发光发热,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不断书写新的为民答卷。(中共元氏县委组织部:吕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