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力”答好基层监督“时代考卷”
发布时间:2025-10-31 10:46: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基层监督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守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最前沿。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立足职能定位,聚焦精准监督之力、敢于斗争之力、长效治理之力,着力破解监督难题、提升执纪效能,用实际行动答好这份沉甸甸的“时代考卷”。
铸魂强能,以斗争之力锻造敢于亮剑的“硬脊梁”。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能力,根本在于理论武装,关键依靠实践锤炼。要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必修课”,通过专题培训、常态化学测等方式,筑牢政治忠诚和纪律底线。更要以案为训、以干代练,围绕基层“微腐败”、作风顽疾等典型问题,开展全流程、情景化实战演练,在调查谈话、证据固定、报告撰写等具体环节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推行“老兵带新兵”“跨片区协作”等机制,促进经验传承与能力融合,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从“新手”变“能手”,从“敢监督”走向“善监督”,真正成为群众身边靠得住的纪律部队。
靶向发力,以监督之力激活直抵民心的“神经末梢”。监督的底气来自于人民,必须把资源用在群众最迫切的地方。纪检监察干部要主动转变“坐等线索上门”的被动模式,创新构建“线上+线下”立体联动监督体系。线上依托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推动村务财务“码上公开”,实现群众诉求“一键直达”,同时要确保群众投诉“马上办”,让指尖上的监督成为连通民心的快车道;线下深化“室组地”联动机制,做到脚步向下沉、身子往下探,通过“大接访”“庭院夜话”等群众熟悉的方式,在唠家常、听抱怨中捕捉真问题。聚焦村集体三资管理、惠农惠民政策落实等群众最关心的事,以交叉检查、提及办理等手段,开展项目化、嵌入式专项督查,坚决斩断一切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唯有让监督带着温度落地,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守住根基。
标本兼治,以治理之力筑牢常态长效的“防火墙”。监督的最终目标是深化治理,实现从“查处一案”到“治理一域”的延伸。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在查办案件初期便需要同步谋划以案促改,既需要查清违纪违法事实,更需要深挖背后的思想根源、制度漏洞和监管短板。同时分级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结合红色资源打造廉洁文化载体,推动形成“制度管权、文化润心”的长效机制,持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基层监督强,则基层治理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唯有锻造斗争本领、提升监督精度、深化治理效能,才能把监督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和基层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麻栗坡县铁厂乡纪委:骆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