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长江镇:20亩“废芦荡”蝶变“聚宝塘”

发布时间:2025-10-31 14:42: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金秋十月,如皋市长江镇五零社区的村民,从昔日闲置的“废芦荡”蝶变“聚宝塘”中,收获着乡村振兴的喜悦。

204国道南延久隆港与长江社区交界处的农业园区内,有一片近20亩的抛荒芦苇荡,五零社区1组整体从这里搬迁后,这里成了无人管的“盲区”。污水横流、杂草丛生,是当地村民眼中的“废芦荡”。

“我们不能让这么好的水面资源白白浪费,要把废芦苇荡变成聚宝塘,打造乡村振兴的亮点。”五零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萍感慨地说。在社区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去年12月,社区把“废芦荡”的整治列入乡村振兴的规划。今年1月,五零社区召开党员干部会,拟定废芦荡整治的方案,列出清杂、清污、清淤和河道扩宽固坡分工的责任清单。2月21日,社区迅速行动,在荒废芦苇荡打响了“三清、一扩、一固”的攻坚战。清理荒废多年的芦苇荡,并非易事,生长多年的芦苇根系多,河道淤泥深。社区干部和相关单位联系,调用水挖机对芦苇荡进行清理。组织社区干部清除芦荡障碍物,施工人员克服淤泥臭、杂草多的诸多困难,全力推进整治进度。3月底,两个芦苇塘的整治工作顺利结束,后续又对两个芦苇荡清理杂草杂物40余次,清理杂草杂物50多吨。昔日的废芦荡,成了水清波绿的样板河。

废芦荡改造中,社区采用“一塘两用”的种植模式,积极探索发展水面养殖的科学路径。目前试种了5亩水塘的莲藕,预计明年可上市销售,为村营增收再添新渠道。在藕塘四周,开挖了近两米深的鱼塘,养殖江鲢、鲫鱼等鱼类。5月份,两个鱼塘一共投放了4500元鱼苗进行试养。9月、10份,市场上鲫鱼每斤12元,社区以每斤9元的价格,批发给本村村民上市销售。10月份,社区清理了一个养殖罗非鲫鱼的小鱼塘,净收入近1000元。实现了持续的水产销售收益。

五零社区通过对废芦荡的整治实践,不但净化了河道的水面环境,还增加了村营收入,社区干部和参加废芦荡改造的居民享受到公共收益的红利,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居民增添了幸福新景。如今,废芦荡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强村富民的“聚宝塘”。王萍信心满满地表示,今后,社区将瞄准“以港强农,以业富农”为目标,通过“鱼+菱+藕”的立体种养模式,在科学利用20亩水面资源基础的同时,再开发15亩荒废的芦苇荡,提高河道利用率和产出效益,持续释放“聚宝”活力,为五零社区的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如皋市长江镇:文/李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