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精准识别+三甲极速响应 双向转诊体系成功救治七旬脑梗老人
发布时间:2025-10-31 15:22: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在医疗资源协同发展的当下,高效专业的双向转诊模式是守护群众健康的关键纽带。近日,杭州西湖区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杭州市西溪医院携手完成了一场紧张有序的生命接力,成功挽救了一位七旬脑梗老人的生命。这场跨机构的高效联动,不仅彰显了分级诊疗体系的实践成效,更打通了“急病快治、慢病善管”的健康通道,为群众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线。
第一棒:社区初诊,敏锐预警启动救援链
傍晚时分,70岁的李阿姨(化名)突发气喘胸闷,紧急前往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诊医生丁子瑾敏锐察觉到患者症状持续加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将其快速转入抢救室,同步开展监护、吸氧等急救措施。社区医院的精准初判与及时处置,为后续救治抢占了黄金时间,顺利开启了全链条救援的第一棒。
第二棒:病情骤变,双向转诊“高速路”即刻开通
短短几分钟后,李阿姨出现左侧肢体麻木。社区医院丁医生当即作出“急性脑梗塞可能”的关键研判。时间就是生命。社区中心一边拨打120,一边通过双向转诊机制,迅速与西溪医院卒中中心取得联系。“患者未到,信息先行”,卒中中心医务人员在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做好全方位接诊准备,实现了救援责任的无缝交接。
第三棒:三甲医院接管,绿色通道与多学科协作显效率
患者抵达西溪医院后,绿色通道高效运转:无需等待,直接进行头颅CT检查,迅速确诊为“急性脑梗死”。西溪医院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神经内科邵森主任领衔的团队经快速评估,认定患者符合溶栓指征,并当机立断,第一时间为其施行了急诊溶栓治疗。这一系列操作的快速、精准与果断,是决定患者预后的关键。
第四棒:身心同护,人文关怀彰显医疗温度
溶栓成功后,李阿姨转入神经内科病房进行后续治疗与康复。面对疾病带来的恐惧,西溪医院护士周旋主动化身“知心人”,以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温暖的鼓励,耐心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在西溪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及个性化康复方案下,张阿姨肌力逐渐恢复,最终实现生活自理,康复出院。出院时,她由衷感谢:“你们不仅技术好,照顾得更是贴心!”

此次七旬老人的成功救治,始于社区医院的敏锐识别与及时处置,成于双向转诊机制的高效联动,终于三甲医院的精准救治与人文关怀。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协作,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优的诊疗方案、更暖的医疗服务,持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为辖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孙红燕、李鑫、叶慧敏、供稿单位:西湖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