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科技+”玩出新花样!嘉兴大学鹊禾团队解锁鸦鹊村共富密码

发布时间:2025-10-31 15:22: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江南水乡嘉善县西塘镇的肌理深处,鸦鹊村正悄然上演一场静水深流的农业革命。昔日以传统农耕为主的水田村舍,如今已转身成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精心打造的现代农业中试基地。鸦鹊村更以创新模式孕育出带动一方繁荣的共富渔仓,成为乡村振兴一抹亮眼的风景。

为解码科技兴农与共富实践的协同机制,嘉兴大学鹊禾团队深入西塘镇鸦鹊村,实地调研了现代农业中试基地与共富渔仓的生动实践。在这里,科技与乡土深度融合,正悄然书写着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图1 嘉兴大学鹊禾团队赴鸦鹊村共富渔仓考察调研

一、科技赋能植物工厂,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与嘉善县政府携手合作,在鸦鹊村共建现代农业中试基地,据了解,该中试基地是集农业科技创新、技术中试、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经过持续的探索与实践,鸦鹊村总共投资了休闲生态养殖基地、“持股飞田”共富温室、乡宠宝项目、现代渔业种苗基地等四个项目,稳步成长为嘉善县科技农业发展的先行标杆。

图2 鸦鹊村四大投资项目简介

目前,一批博士、硕士等科研人员扎根于此,专注研发植物无糖组培系统,打造起能够精准调控光、温、水、气、肥等环境因子的“植物工厂”,并借助智能系统实时监测与调控作物生长全过程,为鸦鹊村打造区域特色农作物品种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助力鸦鹊村现代农业产业升级。

图3 科技人员培育作苗

研究人员聚焦植物生长环境调控、高效生产技术、药性植物活性成分检测和质量评价等研究方向,为甜瓜、番茄、蝴蝶兰、仙客来、半夏、杭白菊脱毒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的生长保驾护航,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示范模板,辐射带动区域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图4 团队成员跟随村干部参观现代农业中试基地

为拓展高效农业新路径,中试基地旁的共富大棚已具备规模,此大棚采用先进的大棚栽植技术,致力于打造集果树种植与花卉培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园艺基地,其中,果蔬产品销路稳定,盆栽花卉畅销嘉兴、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市场的价值转化,将科技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未来,鸦鹊村将继续深耕科技农业,在探索与创新中不断擘画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二、智慧渔业打造标杆,循环经济拓宽富路

为充分发挥乡村农业资源优势,鸦鹊村积极推动现代渔业创新,携手浙江大学刘鹰团队等高水平科研力量,共建现代渔业实践示范基地,成功创建西塘浙农·商达共富渔仓。该基地的建成不仅树立了区域渔业发展的新标杆,也吸引了广泛社会关注。

项目团队在村干部及基地负责人的引领下,实地参观了现代渔业种苗基地,目前,第一个智慧养鱼车间已投入试运行,12个圆形养殖池整齐有序排列,集中培育鲈鱼、鳜鱼、鳗鱼等高价值鱼种,预计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据介绍,该车间实现了投饵、换水等环节的自动化运行,仅需5名工人即可完成日常管理。更值得一提的是,养殖用水通过先进技术处理后循环利用率超过95%,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的循环养殖理念。基地已经与大润发、盒马生鲜、山姆等大型商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构建起稳定畅通的销售渠道。

图5 团队成员深入智慧养鱼车间参观

三、双轮驱动协同共富,区域示范引领未来

中试基地的科技之光与共富渔仓的惠民之暖,在鸦鹊村形成了强大的双轮驱动效应。科技赋能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又为共同富裕提供坚实支撑;而村民的积极参与和获得感提升,则进一步激发了对新科技、新模式的内生需求和接纳动力,形成可持续的发展闭环。

鸦鹊村的探索,为长三角乃至全国资源禀赋相似的乡村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样本。展望未来,鸦鹊村将紧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持续深化自身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科技赋能、协同共富的乡村振兴示范名片,为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更强动能。

图6 团队成员聆听专业人员分析鸦鹊村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嘉兴大学鹊禾团队将持续深耕鸦鹊村发展实践,聚焦智慧渔业技术推广、农文旅融合业态创新、数字化营销体系建设等关键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前瞻性规划支持。团队不仅致力于服务鸦鹊村的可持续发展,更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科技兴农、产业富民协同范式,为长三角乡村现代化治理贡献高校智慧与持续动力。


竞赛名称:“建行裕农通杯”第八届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

项目名称:“鹊时等你鸦”——鸦鹊村休闲农业品牌塑造与数字化营销方案

学校名称:嘉兴大学

团队名称:鹊禾

供稿人:杨蕊、罗烨茜、俞永怡、张可欣、施波、陈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