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兴城,让每条河流都成为生态名片
发布时间:2025-11-06 10:03: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从“浊水穿城”到“清水绿岸”,他们以流域治理重构城市生态基底,以坚实步履,践行着“城乡建设者”与“生态守护者”的双重使命。

在成都锦江,41公里清淤河道、13.5公里新建截污干管,他们秉持着“从单纯治水到活水兴城”的营城逻辑,串联起23个公园、12个景区,形成8平方公里的滨水开敞空间,让这条母亲河的优良水体率从69%跃升至100%,黄龙溪断面水质连续54个月稳定在Ⅲ类以上,“夜游锦江”则是最灿烂的文化注脚。“以前河边不敢开窗,现在晚饭后散步的人排着队!”家住九眼桥的居民王女士见证了这场蜕变。
而在重庆长寿桃花溪,73万株水生植物构建的1.5万平方米生态系统,不仅构建起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更成为市民推窗可见的“生态乐园”,一举成为了“全国幸福河湖创建典范”。
在自贡荣县、巴中南江,他们将水利工程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8座水厂扩容、18个乡镇管网改造,让12万群众喝上“放心水”;同步打造的磨子嘴水库景观带,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家乐收入增长40%,实现“治水”与“富民”的双赢。
他们打造了西南最大水务数据共享平台,接入10万个智能终端,实时监控2090平方公里流域水质,让城市治水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警”。成都成华区的居民发现,凤凰河的水清了,湿地公园多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成了日常。

他们就是2025年四川省建筑业百强企业——中交西南城市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团队。“百强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始终以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为使命,积极参与“美丽中国”“成渝双城经济圈”“乡村振兴”等战略建设,以央企担当,书写更多“让城市更美好”的实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