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留言簿 世界草原情 ——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第五届世界生物圈大会纪实
发布时间:2025-11-07 10:59: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2025年杭州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锡林郭勒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展台上有一本留言簿。短短几天,它就被来自世界各地的笔迹填满——有惊叹,有祝福,有向往,也有约定,最终定格为一本满载世界草原记忆的珍贵纪念。

一、因草原而相聚
留言簿里,收录了来自英国、阿根廷等19个国家与会者108条留言。字里行间流淌着中文、英文、西班牙文、德文等多种语言的温情。

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认识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这是中国草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也是我国首个且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草原保护区。
“锡林郭勒草原是亚洲较大的草原之一,对自然和人类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柬埔寨的蒙切特(Muncheat)认真写下这段话,还留下联系方式,希望以后能保持交流。
“我们必须保护锡林郭勒草原,这样未来的每个人都能欣赏到它的美丽!”印度尼西亚的爱子(Aiko)在签名旁画了一颗小小的心,表达着她的珍视。
“草原不只是动物的家园,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可以自在舒展、自由呼吸的天地。”来自菲律宾格雷拉港生物圈保护区的琼·雅普(Joan Yap)这样写道。
从英国远道而来的莎莉·简·乔叟(Sally Jane Chaucer)代表“怀特岛生物圈大家庭”写下寄语:“我们始终欢迎世界生物圈保护区间的联系与合作,永远心怀热爱!”
原来,草原在世人心中从不只是“一片草场”,而是关乎呼吸、关乎自由、关乎人类共同未来的广阔天地。
二、“我想走进锡林郭勒”:那些向往与约定
留言簿里出现最多的就是:“我想走进锡林郭勒草原。”
有人热情相约:“期待在草原最美的季节,与你在锡林郭勒相遇!”有人抒发情怀:“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有人坚定信约承诺:“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草原!”
更让人感动的是,国内其他保护区的同行们也纷纷发出邀请:“欢迎来黄山做客!”“欢迎来高黎贡山找我!”“欢迎大家冬季来到哈尔滨!”
因为“人与生物圈”而相遇,因为“共享”而成为一家人——这正是生物圈保护区的真谛。
三、笔墨画意中的草原
除了文字,留言簿上还点缀着众多画作,以画笔传递对草原的深情共鸣。秘鲁友人马卡西奥(Macasio)亲手绘制了身着秘鲁传统服饰的人物,仿佛在用本土文化深情对话草原文明;国内友人始终如一关心保护区事业的阿毛的笔下,保护区的IP形象“悦悦”化身为摄影爱好者,与草原上的百合花相约;南京的法律工作者吴嘉细腻地捕捉到草原猞猁的神态,并附言“自然拥有疗愈之力,拥抱自然吧,锡林郭勒,我必将踏足”;水生生物保护工作者彭博炜以简笔勾勒出可爱的鲸鱼,并写下“心向往之草原,愿自由翱翔”;森林保护工作者麦子则用线条巧妙地勾勒出草原山脉与植被,以抽象的艺术形式定格草原的辽阔壮美……这些画作或萌趣可爱,或充满诗意,每一笔都生动地表达了对草原最直观的心动之情。

四、草原文化的温度
一位来自广东的参观者认真写道:“希望能获得一套文创产品,谢谢。美丽草原,期待联动。”她留下的不仅是邮箱,更是对草原的眷恋。

我们自主开发的自然教育服务文创产品“草原游憩七件套”——包括帽子、野餐垫、马扎、驱蚊贴、雨伞、斜挎包与冰箱贴,将草原生态元素与实用功能巧妙融合,既富有创新性又极具实用性,成为传递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载体,深受国内外同行及参会者的喜爱。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自然教育的得力工具,更是草原生活方式的生动缩影。目前,我们正着手将这些满载的草原心意寄往世界各地。
大会期间,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紧扣“草原生态与文化共融”主题,精心设立了非遗展区,吸引了众多人士驻足观赏。马头琴的悠扬旋律、呼麦的神秘韵味、长调的辽阔意境、陶布秀尔的欢快节奏,令许多观众静心聆听,深深沉浸于这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南非的T. Makoni写道:“感谢你们带来如此富有文化内涵、直抵心灵的音乐。生物圈保护区也与生活在那里的‘人’息息相关。”
除了留言本,我们制作的草原主题明信片和套章同样备受青睐。套章的设计灵感源自保护区的独特元素:包括平顶山的地貌、宣教馆的建筑、被誉为草原“清道夫”的秃鹫、灵巧活泼的马鹿,以及山丹花、马兰花等植物……这些元素被巧妙地设计成精美的套章,与草原风光明信片相得益彰,成为大家竞相收藏的“生态记忆”。排队盖章的与会者游客络绎不绝,不仅让草原的符号留存在纸上,更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五、“我们被联结在一起”
最动人的总结,来自智利安德烈斯·莫雷拉(Andres Moreira)的留言:“这是我最美好且最鼓舞人心的经历。生物圈保护区将世界各地的人们紧密相连。中国人民太棒了!”
这一刻我们明白——我们不只是来“展示”草原,更是来“连结”心灵。
这本留言簿,如今已成为锡林郭勒草原保护区的珍贵馆藏。它不仅是这次参展的成果,更承载着全球友人对草原生态的关爱、对跨文化交流的期待。未来,我们将带着这些温暖的鼓励,继续守护草原,让这颗“草原明珠”更加璀璨,也期待与更多国家的生态守护者携手,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草原静默无声,却让千万人代它发声。锡林郭勒并不遥远,它在每一声“希望能来”的期盼里,在每一句“一定要去”的约定中。
感谢人与生物圈秘书处给予的参展机会,让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草原的保护成果,也让世界看见——这颗镶嵌在祖国北疆的“绿色明珠”,正温柔而坚定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将继续守护这片草原,也期待有一天,与更多的人在此相遇。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萨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