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垃圾‘趣’旅行”:三个月科普之旅,解锁全民环保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11-07 10:59: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自7月启动至10月圆满收官,南京市鼓楼区城市管理局联合南京报业传媒集团精心打造的“跟着垃圾‘趣’旅行”活动,以三个月的持续热度、16期丰富场次,吸引社区居民、在校学生、企业职工、作风监督员、政协委员、区城管局退休老干部等500余人积极参与。活动精准对接不同群体需求,量身定制四条特色线路,优化行程安排以保障充足参观时间,不仅构建起“政企社校”多方联动的环保宣传新格局,更让垃圾分类知识从“纸面”走向“实景”,切实提升公众认知、点燃环保实践热情。

走进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鼓楼区文旅局工作人员跟着讲解员的脚步,见证生活垃圾经高温焚烧转化为电能的全过程,当得知一吨垃圾可发电约450度,相当于满足一个家庭近两个月用电需求时,大家纷纷感慨:“以前总觉得垃圾是负担,现在才知道它藏着‘能源密码’,这样的科技处理方式太让人惊喜了!”

在江南生物能源利用中心,志愿者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餐厨垃圾处理全流程上。看着剩饭剩菜、果皮菜叶等餐厨垃圾,经预处理、厌氧发酵等环节,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和生物燃气,一位志愿者忍不住记录下关键数据:“原来每天处理的餐厨垃圾,能产出这么多绿色肥料,以后家里的厨余垃圾一定要分好类,不能浪费这份‘循环价值’。”

建邺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体验馆内,满是学生们好奇的身影。通过互动屏幕、模拟分类游戏,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分类知识。“我刚才用模拟垃圾桶分类,第一次错把颜料放进了其他垃圾,现在记住了,颜料是有害垃圾!”一名小学生看着屏幕上显示的分数,兴奋地和同学分享:“以后我要当家里的‘分类监督员’,帮爸爸妈妈一起分好垃圾!”

中央门街道工人新村农贸市场垃圾分类体验中心的智能大屏前,作风监督员与政协委员驻足良久。屏幕上实时跳动的商户数量、垃圾投放次数与重量,以及清晰标注的商户名称、投放量、合格情况,让大家直观看到市场垃圾分类的真实动态。现场观摩“刷卡—称重—拍照—投放”全流程,亲身体验AI摄像头实时识别投放正确性的功能后,一位政协委员认真记录:“科技赋能让垃圾分类更精准、更透明,这种模式值得推广,能有效规范商户进行垃圾投放。”

溧水石湫葫芦坝垃圾分类示范村的清新村貌,让鼓楼区城管局退休老干部们倍感亲切。看着家家户户门口整齐摆放的分类垃圾桶,一位退休老干部感慨道:“我干了一辈子城管工作,见证了垃圾分类从‘倡导’到‘落地’的变化,现在村里分类设施完善、村民积极性高,这样的美丽乡村,正是环保实践的好样子!”

这场“跟着垃圾‘趣’旅行”活动,不仅是一次为期三个月的环保科普,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绿色实践。它让不同群体走进垃圾处理一线,打破认知壁垒、建立情感联结,为“政企社校”联动开展环保宣传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期待以这样的活动为起点,推出更多沉浸式、差异化的环保体验项目,让垃圾分类从“习惯”变为“自觉”,让绿色理念深入更多角落,共同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好城市持续发力。(鼓楼区城管局: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