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巨鹿县育才小学楹联读书特色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5-11-10 09:31: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撰对惟勤,笔耕桃李承文脉

读书不倦,联润栋梁展锦程

——邢台市巨鹿县育才小学楹联读书特色活动纪实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本和源泉,要让青少年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中坚定自信、成长成才。巨鹿县育才小学深刻践行这一指示精神,围绕“弘扬传统文化,创优楹联品牌,打造书香校园”的办学目标,将楹联文化与经典阅读深度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让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焕发生机。

一、楹联润校:千年文脉铸校园底色

“笔墨丹青描盛景;弦歌雅乐颂华章”。自2016年起,育才小学便以楹联文化为校园特色建设核心载体,历经九年深耕,先后荣获“河北省楹联教育基地”“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河北省楹联工作先进单位”“邢台市楹联教育工作先进教育基地”等多项荣誉,让“诗联溢彩;笔墨含香”成为学校最鲜明的文化印记。学校提出“以联育人、以文化人”新主张,从环境、师资、课程、活动四大维度发力,让楹联从“纸上文字”变为“活态教育”。

(一)环境育人:一步一景皆含韵

“一室一联传雅韵,半园半景蕴书香”。学校精心打造校内甬路、校园文化、教学楼和楹联主题阵地“四区联动”楹联展示体系,让楹联文化融入校园每一处空间。楹联胡同区陈列师生原创楹联作品;校园公共区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经典楹联解析,宣传栏张贴楹联创作小故事;楼道区按年级展示不同主题楹联,低年级以“童谣联语”为主,高年级则聚焦“家国情怀”;班级区设立“楹联角”,师生共同创作班级专属楹联,如六年级(2)班的“读名著明辨是非,写楹联涵养心灵”。这种沉浸式环境,让学生在行走间感受文字之美、对仗之妙,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二)优师赋能:专业团队播火种

“三尺讲台研妙对,一支粉笔育英才”。楹联教育的落地,离不开专业师资队伍的支撑。学校提出“选、培、研”三位一体师资建设方案:“选”,即筛选文字功底扎实、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教师组建楹联教研小组;“培”,即邀请省楹联协会专家定期到校授课,组织教师参加全国楹联教育研讨会;“研”,即开展楹联教学课题研究,每周进行楹联备课研讨,拆解经典楹联的创作逻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方法。教师团队真正成为楹联文化传承的“火种”。

(三)课程筑基:三段教学润童心

低年级启蒙联语趣,高年级深研创作魂。为让楹联教育系统化、常态化,学校将其纳入课程体系,构建“低、中、高”三段式教学模式。低年级开设“楹联启蒙课”,通过“对儿歌、识联语”等游戏,让学生感知楹联的韵律美,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中年级开展“楹联赏析课”,结合语文课文解读经典楹联,如学习《观沧海》时,搭配“东临神岳(碣石)观沧海,西望长安忆盛唐”的楹联,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高年级开设“楹联创作课”,从“炼字、对仗、立意”三步骤教起,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场景创作,如“校园春景”“读书感悟”等主题。学校还编写楹联教育读本《楹联初探》《笠翁对韵》《楹联常识》《楹联欣赏》,让楹联教学有章可循、有材可依。

(四)活动激趣:多元实践助成长

“联语解谜添乐趣,平台试手获欢心”。为让楹联教育“活”起来,学校依托课后服务时间成立“育才楹联社团”,每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如楹联解谜寻宝和楹联创意手工,学生将原创楹联制作成书签、灯笼,“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一副联传一份情”的书签成为热门作品。截至 2025年,师生累计创作楹联超 2000副,200余副在《中国楹联报》《中华楹联报》等刊物刊登,真正实现“以联激趣、以联育人”。

二、书香盈校:经典阅读育时代新人

“典章润腑育学子,书韵飘香浸校园”。在高考大语文改革背景下,阅读能力已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敏锐把握这一趋势,提出“让阅读成为校园日常”的理念,以“阅读经典,润泽心灵”为主题,策划系列读书活动,覆盖全学段师生,形成“人人读经典、班班有特色”的良好氛围,既契合高考重阅读、重思辨的方向,也让学生在经典中汲取文化养分。

(一)读书节:分层设计显匠心

低年级绘读童趣浓,中高年级研思感悟深。学校已成功举办两届主题读书节,第三届正火热开展,每届均遵循“氛围营造—分层实践—成果展示”逻辑,针对不同年级认知特点设计任务。低年级段侧重“趣味化感知”,一年级开展“诵童谣、画童谣”活动,亲子合作绘制《小老鼠上灯台》等童谣场景;二年级“读童书、绘爱书”,创作《小猪唏哩呼噜》等经典故事插画。中年级段注重“积累式理解”,三年级围绕寓言故事制作“好书推荐卡”,四年级诵读经典美文并创作读书手抄报。高年级段聚焦“深度化解读”,五年级绘制四大名著思维导图,梳理《西游记》人物关系、《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六年级撰写读后感,如《读〈朝花夕拾〉谈童年记忆》,提升批判性阅读能力。读书节期间,校园设立“经典阅读成果展区”,累计展示优秀作品 320余件,邀请家长参观并通过班级群分享亮点,让阅读从校园延伸至家庭。

(二)以赛促学:能力提升有抓手

“诵读比赛展声韵,知识竞答显功底”。为深化阅读效果,学校结合高考大语文对“语言表达、信息整合、文化理解”的考查要求,开展多样化赛事活动。低年级举行“读书暖秋意,故事蕴童心”故事大王比赛,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等经典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中年级开展“诵读中华经典,传承华夏文明”经典诵读比赛,以小组合作形式演绎《弟子规》《论语》选段,培养团队协作与语感;高年级举办“经典润心田,雅韵满校园”演讲比赛,围绕“读名著谈成长”主题展开,如《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坚韧》,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2025年春季,学校还举办“智慧阅读展风采,书香竞答绽芳华”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涵盖文学、历史、科学等领域,题型贴近高考信息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信息提取与逻辑分析能力;9月结合中秋国庆双节开展“月满华诞・诗韵中华”诗词大会,学生通过“诗词接龙”“意象猜诗”等环节,感受中华诗词的文化魅力与家国情怀,为高考古诗词赏析积累素材。

(三)成果丰硕:素养提升见实效

“读书浸润未来路,品典铺陈成长程”。系列读书活动让学生阅读习惯与综合能力显著提升,85%以上学生表示“将阅读视为日常爱好”,低年级形成“亲子共读”习惯,高年级建立“读—思—写”一体化阅读模式,这与高考大语文“重积累、重思辨”的方向高度契合。在各类比赛中,学生表现亮眼:宋若菲、田林焱等同学在县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中脱颖而出;潘晨曦、周安森获评邢台市“读书小达人”;张梓熙、闫逸辞的书法作品入选县第六届书法展并获奖,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教师层面,全体语文教师每学期制定阅读计划,通过寒暑假阅读档案、21天打卡等活动,累计阅读经典名著与教育书籍超 50本,两名教师撰写的阅读活动案例获县级奖项,形成“教师带头读、师生共阅读”的良好氛围。

三、融合创新:文化育人开新局

“联阅双驱强素养,文修并举育新人”。2025年学校提出“文化融合”创新观念,将楹联文化与阅读两大特色有机结合,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具深度与广度。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会结合阅读文本创作楹联,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后,指导学生创作“忆往昔圆明园辉煌,叹今朝文化传承责”的楹联,深化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在读书分享会上,学生用“读《论语》知仁礼,写联语传美德”等句子总结阅读感悟;在楹联创作中,学生以经典阅读为素材,如围绕《西游记》创作“悟空降妖显神通,唐僧取经传信念”的楹联。这种楹联文化与阅读有机融合,让楹联真正成为阅读的“提炼工具”,让阅读真正成为楹联的“创作源泉”。

“赓传文脉初心在,铸育栋梁使命担”。巨鹿县育才小学以楹联为笔、以阅读为墨,正一步步实现“弘扬传统文化,创优楹联品牌,打造书香校园”的办学目标。未来,学校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在墨韵联香与经典书香中,厚植文化根脉、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有民族情怀、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少年。(巨鹿县育才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