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招培就”一体化体系 赋能AI人才高质量成长
发布时间:2025-11-13 10:33:2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年来,河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创新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育人体系,以“优质生源入口+高质量培养过程+高水平就业出口”为核心链条,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品牌打造,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环节的无缝衔接,为人工智能领域输送了一批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复合型人才。
精准招生,筑牢人才培养“坚实基石”
打造“四个突出、四个确保”招生工作模式,以系统化举措提升生源质量。
在宣传策略上,打破传统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端,推出“院长说专业”系列视频,相关内容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广泛传播,累计收获超5000次点赞与转发;线下端,学院充分发挥郑州校区区位优势,举办“校园开放周”活动,开放智慧城市模拟实验室、自主无人系统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邀请考生沉浸式体验科研场景,活动累计接待考生及家长超2000人次。
为确保招生服务精准化,在官网设立招生专栏,实时更新政策解读与历年数据,为不同家庭背景的考生提供“个性化报考方案”。据统计,2025年招生季期间,学院通过线上咨询平台、招生热线等渠道,累计回应考生疑问超3000条,咨询响应时间控制在40分钟内,其高效服务获得广泛认可。
五育并举,搭建成长成才“多维通道”
围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目标,创新提出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工程,实现专业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深度融合。
专业能力培养方面,深化产教融合,与中科曙光、超聚变等多家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施“本科生进团队”科研新范式;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形成“竞赛宣讲+项目孵化+重点打磨”培育链条,近两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近百项。
综合素养提升层面,开设“教师书房”专栏,邀请10余位青年教师推荐经典书籍,引导工科学生提升人文底蕴;开展“拓能杯”趣味运动会、荧光夜跑等系列活动,呵护学生身心健康;组织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2023年暑期,学院共组建32支队伍,覆盖河南18个地市,开展科普宣讲20余场,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精准服务,打通高质量就业“最后一公里”
为实现“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目标,构建“全员参与、精准服务、多元拓展”的就业工作体系。
在就业服务上,构建“辅导员+导师+朋辈+企业+校友”的“同心圆”服务团队,多渠道推送岗位信息,通过微信群、官网“就业专栏”等平台累计发布岗位信息千余条。打造“求职突围训练营”平台,邀请超聚变、豫信电科等企业资深人力资源经理开展简历辅导、面试模拟等专题讲座。
在拓展就业渠道方面,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先后组织赴珠三角、长三角、海南、南京等地开展“访企拓岗”,与阿里云、吉利控股、上海木蚁等企业建立合作,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搭建“职通就业实战营”平台,邀请鹏鼎科技、上汽集团、中科曙光、奇瑞等企业进校园举办专场招聘会,有效解决毕业生与企业间的“信息差”。
闭环设计,打造协同育人“新生态”
建立数据反馈机制,跟踪毕业生就业状况、调研用人单位需求,持续优化招生宣传策略和人才培养方案。例如,针对企业对“AI+行业应用”人才的需求,学院在2024年招生中加大相关方向的宣传力度,同步增加“AI大模型应用”“智能系统集成”等前沿课程,调整课程设置;结合毕业生考研去向,强化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竞争力;构建“校友帮扶”机制,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职业发展经验,为在校生提供实习、就业推荐,形成“传帮带”效应。
从“招得好”到“培养优”,再到“就业佳”,通过“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体系的构建,实现人才培养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未来,学院将继续紧跟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趋势,优化育人模式,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新时代AI人才。(河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尹猛、张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