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长龙试锋芒 绘就粤东融湾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1-14 11:20: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11月10日下午,汕头梅汕场站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J55601次检测列车的银灰色车身上。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列车缓缓驶出站台,车轮与钢轨奏响沉稳的交响,标志着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这列承载着万千期待的“检测先锋”,正以350公里的设计时速为标尺,对轨道、通信、信号等20余个系统进行全面“体检”,为年底具备开通条件筑牢根基,更让粤东地区接入“轨道上的大湾区”的梦想近在咫尺。
这不仅是一段线路的收尾冲刺,更是中国高铁基建硬核实力的集中彰显。汕头南至汕头段虽仅19.8公里,却串联起全线最具挑战性的工程奇迹——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头湾海底隧道。这条全长9781米的“海底长龙”,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穿越17处断层破碎带,攻克8级高烈度地震、近百米超高水压等世界级难题,创下多项世界纪录。从“在豆腐里打隧道”的石塘隧道,到穿越6条断层的惠来隧道,建设者们采用6种施工工法,以日均不足1米的掘进速度攻坚克难,用匠心与智慧铸就了这条“超级工程”。联调联试前,接触网热滑试验的圆满成功,更印证了供电系统的稳定可靠,为后续安全运营扫清了障碍。
线路的贯通将彻底重塑粤东的交通格局。作为国家“八纵八横”沿海通道的关键一环,汕汕高铁全线162公里串联起汕头、揭阳、汕尾三市8个区县,而汕头南至汕头段的建成,将打通全线“最后一公里”,实现与广汕高铁、漳汕高铁的无缝衔接。此前开通的汕尾至汕头南段已交出亮眼答卷:开通一周年累计到发旅客456万人次,广州东到汕头南最快仅需113分钟,“2小时融湾生活圈”已然成型。待汕头南至汕头段开通后,汕头至汕尾将实现40分钟直达,广州至汕头的通勤时间将进一步压缩,粤东“半岛孤城”的交通困境彻底成为历史,一个贯通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沿海高铁黄金走廊正加速成型。
交通动脉的延伸,必将激活区域发展的“一池春水”。粤东地区制造业底蕴深厚,汕头的纺织服装、揭阳的五金塑料、汕尾的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各具特色,但长期受交通制约,资源整合与产业升级步履维艰。汕汕高铁的全线贯通,将构建起“前店后厂”的产业协作新模式,让珠三角的资本、技术与粤东的劳动力、资源高效对接,为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打开广阔空间。更值得期待的是,高铁将加速物流流转效率,汕头的牛肉丸、惠来的海鲜等特色产品可借助“高铁急送”服务快速走向全国,让“粤东味道”香飘四方,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文旅融合的新篇,也将随着高铁的飞驰徐徐展开。汕头小公园的骑楼古巷、南澳岛的碧海蓝天、汕尾红海湾的滨海风光,这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优质资源,正借助高铁的东风焕发新生。数据显示,2025年国庆假期,汕汕高铁沿线站点累计迎送旅客近30万人次,汕头站客流同比增长23%,“高铁+文旅”的融合效应持续释放。
从海底隧道的艰难掘进到联调联试的精准调试,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的每一步进展,都承载着沿线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彰显着国有企业的使命担当。待年底正式开通,这道钢铁脉络将串联起城市与乡村、产业与民生、传统与现代,让粤东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格局。
列车奔驰,前程浩荡。汕汕高铁汕头南至汕头段的联调联试,是粤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满载着希望的复兴号穿梭于山海之间,用“中国速度”书写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篇章,让这条融湾通海的黄金通道,成为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黄贝)